返回

第361章

首页
    守城兵上前,低声禀报:“这人是个刺头,纠结了一帮年轻力壮的同乡,平日里就惯爱在灾民中煽风点火。

    因为暂时没有闹出什么事,所以末将也没理会……要把人抓起来吗?” 暂时没有闹出什么事? 只是煽风点火? 楚溪客摇摇头:“那就先不抓,叫人暗中盯着他,看看他有什么目的,背后有没有人指使……还有,别让他伤了其余百姓。

    ” 守城兵执手应下。

     楚溪客对着城下的百姓,扬声说:“方才有人问,为何有人在内圈,有人在外圈,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因为这就是平川城的规矩! “平川城倡导尊老爱幼,也提倡男女平等,还鼓励怜贫惜弱。

    在平川,有才能的人不会被埋没,有德行的人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勤劳肯干的人一定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相对的,心术不正者,作奸犯科者,造谣生事者,也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 楚溪客看着一张张或惶恐或激动的脸,一字一顿道:“这就是平川城,是贺兰大将军和十万平川精卫驻守的地方,是所有平川人的家!” 第159章 那些带头散播流言的人,楚溪客没有立即惩治,被六部官员知道后,很多人都持反对意见。

     有人说:“这种害虫不早日清除,就是姑息养奸,最后可能会酿成大错!” 也有人说:“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内圈和外圈有所区分确实不太妥当。

    ” 还有人说:“灾民一多,难免有人生事,殿下要不要考虑给他们点粮食让他们返乡?” 无论官员们说什么,楚溪客都是连连点头“嗯嗯嗯”,不反驳也不起冲突,散朝后全部忘光光。

     他不仅没听什么“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意见,更没有对灾民更好一些,反而让武侯发布了一则诏令,大概意思就是―― 平川城也不容易啊,这么多灾民不能一直白吃白喝啊,不然你们干点活吧,用工分来换粮食。

     对了,听说你们帐篷里的石炭不多了,抱歉啊,平川城也没有多余的石炭了,矿场里有很多,如果不嫌弃就自己挖一些用着吧! 口气很温和,意思很明确。

     不愿意?那就没饭吃也没碳烧呗! 实际上,大多数百姓还是愿意干活的。

    但凡有个脑子的,都懂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道理吧?平川城能给他们一个住的地方,还允许他们做工换粮食,百姓们已经很感激了。

     于是,很多人主动找到伍长那里,问问都有什么活可干。

     楚溪客还真就给他们想了一个―― 织毛衣。

     洋气吧?别说,刚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