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1章

首页
    想到这个主意的时候,楚溪客都佩服自己了。

     那天,蔷薇小院正在吃羊肉。

    确切说,他们已经连续吃了一个月羊肉了。

     自从牧民们不声不响杀了家里的羊,把腌制好的羊肉堆在衙门口之后,平川城的官员们就在天天吃羊肉。

     当然,他们不会白吃,这些羊肉都折合成钱还给牧民们了。

     而且,楚溪客还偷偷想着,明年去西域买一些小羊羔分给牧民们,就当是利息了。

     人和人的关系不就是这样吗?你对我好一分,我还三分,下次我再有了困难,你好意思不帮我五分? 这就是鹿崽的小心机了。

     平川城的牧民不算太多,但每个牧民家里都养着上百只羊,总共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羊都宰了,羊毛留了下来,加上夏天积压的那些,再不处理就要长虫了。

     一个牧民找到棉纺厂,问棉纺厂收不收羊毛。

     若放在从前,棉纺厂的管事肯定就直接拒了。

    幸运的地方在于,楚溪客总能想出各种变废为宝的好主意,因此管事们就留了心,特意把这件事汇报上去。

     楚溪客吃着羊肉,听着钟离东曦说起这件事,眼睛一下子亮了。

     可以做成羊毛衫啊! 上辈子贫穷的他根本买不起的那种! 就这样,棉纺厂有了新的赚钱路子,灾民们也有了活干。

     把羊毛做成羊毛衫总共分……好多步。

     首先要用草药反复淘洗,除掉羊毛上的油脂、碎石和草叶等杂物。

     然后就是第一轮梳绒。

    楚溪客仿照之前在博物馆见过的梳绒刷,让工匠做出来上百个,足够这个工序上人手一个。

     经过第一轮梳绒的羊毛会变得细软有层次,就像弹好的棉花一样,聚拢成薄薄的毛绒片。

    第二轮梳绒,就是要把这些毛绒薄片放到滚轮机中反复碾压、梳理,尽可能的让绒毛走向一致。

     滚轮机的做法也很简单,轮轴用木料打磨,一大一小总共两个。

    表面需要裹上一层细密的小毛刷,就像现代那种粘毛器。

     为了仿造这种“粘毛器”楚溪客颇费了一番工夫,最后是用野猪毛做的。

     经过第二轮梳绒后,原本散乱的羊毛就会被搓成一个个婴儿手腕般粗细的毛条了。

     接下来的步骤就和纺棉线差不多了。

     先用手摇式纺车纺成粗线,再用珍妮纺纱机进行二次加工,把粗糙绵软的粗线纺成坚韧的细线。

     纺好的羊毛线还要进行柔化、染色等步骤,之后就能织成毛衣啦! 到这里才是重头戏! 楚溪客最会打毛线了!每到圣诞节前后,他都会织一些围巾和帽子摆摊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