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几次披挂想身先士卒,都被身边人劝了下来:“驸马,您就算冲在前面,除了头一个送死,还有什么用处?公主说了,您的性命最要紧,咱们若不能护着您周全,自己个儿小命也别想要了……”
“是啊!里头北燕五殿下,虽然和咱关系不错,到底是外人。
驸马为了救他,值不值得?家里,还有公主和小殿下在等您呢!”
“来日方长,犯不着啊……”
不仅是劝,而且明着暗着拉着王蔼,不许他冒险。
理性地讲,人马不足,准备不足,贸然营救,危险太大。
何况,也却如随从所说:两个国家,有利时是朋友,大难来时还不各自飞?
王蔼想着杨盼,想着她与罗逾之间的深情厚意,无法答应不去援救罗逾,但是,被两边人拉着,也无法动弹。
☆、第一八四章
罗逾所带的三十万人困在城中,太子叱罗拔烈指挥军队的水平虽然不怎么样,但占着“理”字,而谣言传递如飞,都咬定了“弑君弑父”的大逆不道行为乃是罗逾所为,群情激愤,崇奉皇帝的城中百官、将领和守军自然唯太子马首是瞻,在头上扎上白绢,以示为皇帝披麻戴孝,誓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报仇雪恨,要将“乱臣贼子”赶出平城。
太子派使臣来劝降罗逾:“五殿下如今大错而特错,如今还是及早迷途知返。
我朝不似汉人的治下,讲究伦理讲究得那么多,殿下是太子的亲弟弟,太子即将登基,又特重手足之情。
太子知道让殿下卸甲投降,殿下心里会担忧害怕;那么,殿下只消撤出平城,那三十万人也可以带走,燕然山或海西郡,还是殿下的领地。
如此各得所需,兄友弟恭,岂不是强过兄弟阋墙?”
罗逾已经知道自己还是大意轻敌了,虽然一直也防范着皇后和太子,但也只以为他们借重自己的兵力,再想不到他们居然能够覆雨翻云,硬把事实颠倒过来,弑君而嫁祸——这可是和叱罗杜文一起生活了多少年的嫡妻子和亲儿子!
罗逾对使臣冷笑着说:“笑话了,他嫁祸我,他自己心里不明镜儿似的?如今冠冕堂皇的说辞,自己不觉得羞耻么?别说我问心无愧,就算今日我错了,但问太子,我这里三十万精兵强将,何由不如平城的二十余万人?既然天下逐鹿,那就逐吧,假惺惺地哄我做什么?还当我是三岁孩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