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9章

首页
    不可避免。

    一俟老父下世,就斗得更加暗潮汹涌,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事。

    先祖权威到底不留下多少,人心也涣散了。

    他们素来与北戎曲意交好,未尝没有预留退路的意思,将来赵朔北定中原,也算有处可去,可以徐徐图之,反攻未尝不能实现。

     不过高氏伪王没有料到的是,早在北伐之前,赵朔就悄悄派出使者与北戎谈判。

    倒不是指望他们闻风而降纳头便拜从此之后言听计从,而是为了断绝高氏一族的退路。

     北戎固然是两面三刀的货色,但如今赵朔胜券在握,倒不害怕说两句大话。

    什么我皇帝神明圣武,克复燕川郡以北胸有成竹,什么你们倘若同流合污,也是大军剑锋所指,随后又多加许诺,以财帛金珠诱之,订下同盟,不会帮助赵朔的敌人。

     这都是明面上的结果,至于实际上北戎会不会动手脚,那也管不了了。

    赵朔也不必北戎怎么真心实意,只要看出自己志在必得,不逆着潮流横插一脚,就算很好,至于以后,完全可以再慢慢料理。

     治大国如烹小鲜嘛,急是急不来的,为今之计最重要的当然是克复中原,使民休息,增强国力。

    后面要打的仗还多着呢,既然巫国是注定要咬人的毒蛇,势必剪除,那么朝廷早就定了先北伐再西征的策略,北戎的事说不得就要放一放了。

     毕竟是顾不上,两头作战,着实为难,是不成的。

     早定了这个,其余就好筹划了,这里北伐打得热火朝天,捷报接二连三,头一步计划自然是大获成功,举朝上下莫不额手称庆,甚至连天喜形于色。

    仗越往后打越是容易,甚至未及短兵相接,守军就望风而逃,士绅大开城门出城献降。

    又或者骑兵冲杀只一个来回,对方就军心溃散四下奔逃,再也收拢不起来,就连顾寰都替对方感到难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