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9章

首页
    人人得而奉为圭臬的。

     齐昭昀晓得他为什么要多这个嘴,当然领情。

     他是降臣,身份之尴尬是一以贯之,一直到身后也免不了要提起这回事,当然也算是识时务,为俊杰,但有时候更不方便,一点也不好行差踏错的。

    虽然不能以忐忑不安的新妇比拟,倒正好和再醮的妇人相类,若是与赵朔之间两无疑猜,倒也算了。

    要是二人无法抛却成见或怀疑,仍然留出一线空隙,就不知道多少妖风要从中灌进去。

    这风险无论赵朔还是齐昭昀,甚或国家,都是不能负担的。

     眼前情景,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第九十五章,欢悦 此次北伐的粮草,一半是从国内各地买来,送到前线,另一半就靠前线自己筹备。

    霍利在中军帐,忙的头等大事就是这一件。

    不过当地本来是在前朝治下,开垦良田不少,因此收当地粮草,顺便致使伪王粮草不继,是一举两得的事。

     另一个办法就是劫掠敌军,实在不济,烧毁粮草也是可以的。

    齐昭昀在东路与重兵相抗,其余二人就轻松许多,几座城池甚至不战而下,虽然出乎意料,但也俱在情理之中,捷报送入京中,自然欢声雷动,举朝上下莫不喜气洋洋。

     于赵渊和顾寰,这几乎可以算是白捡的功劳,真正厉害的还在后面。

    而齐昭昀已经围城半月,终于拿下这头一座重城。

     伪王本来就不得人心,倘若是当年与赵朔争锋的高进还在,未必不能拒敌数年,分庭抗礼,甚至逼迫赵朔与他结盟也好,互市也好,总之不会这样轻易就被气势汹汹的打上家门。

     从这点来说,高进也算是子孙不肖。

     如今称王,被赵朔一系打成伪王的是他的孙子。

    高进比赵朔年高,且本人并非战将,到老年头风发作,又身体羸弱,几乎不能视事,子孙争斗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