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4章

首页
    这话,是在回应那些可能和朱大夫一样,对他道医身份有疑惑的人。

     只见中医科的人首先响应,随即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最后这番话且不提,周锦渊一个小时讲下来,全都是干货。

     而且他把思路剖析得相当清楚,可以说,这堂课听完,他这个自拟方,在座的医生只要不是太傻,都能够应用自如了! 这叫一些人对周锦渊心生好感,也自然有一些人感觉微妙。

     谢主任就曾向周锦渊抱怨过,现在中医没落了,但还有些同行,很不敞亮,对于自己的一些方子、经验,守得死紧,她是相当不赞同的。

     要吃饭可以理解,但某些人已经到了故弄玄虚的地步,含糊说辞,好让谁都搞不清他们是怎么治病的。

    别说同行,病人自己病好了,可能都糊里糊涂。

     这是自古有之的,有些人家,一张疗效卓绝的方子是要吃几代的,当然要保密。

    最夸张,抓药的时候,还会将药方分开,派不同的人到不同的药房去抓药,以免泄露秘方。

     与一些人相比,周锦渊的行为也更叫在座的人感觉此行不虚了,这个年轻人分享心得实在、有效,仔细想想,论起他们的所得,不比听莫教授一堂课差啊! 他们这是不知道,周锦渊分享无敌生发灵也是分文不取,日常教同事烧山火和经外奇穴,都属常事。

     到了互动环节,大家踊跃提问,气氛高涨,周锦渊也详尽解答。

     最后他的时间到,鞠躬下台,整个会场又是掌声不断。

     被邀请来的外省专家们,也都频频对院领导和莫教授等人表示,看来海洲的学术风气非常好啊,叫他们也面上有光。

     当天的流程结束后,莫教授又找到周锦渊,“我还有事,有时间再叙过了。

    我说的入会材料你好好准备一些,要是不懂,你们院里应该也会帮着你。

    ” “还有,这位我为你引荐一下,是咱们海州中医药大学的罗校长。

    ”莫教授介绍了一名头发花白的男子给周锦渊。

     莫教授这样的专家,行程总是满满的。

     他离开之后,罗校长和周锦渊打了招呼,“咱们中午是一桌用餐的,我请莫教授再次引荐,实在是听了刚刚的讲课,十分欣赏啊!方才有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