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那日杨芷来府上的事,黛玉很熟悉那小姑娘,说若是她自个,即便心中有疑问也不会赶着到府上问询,想来有人催动她心意。
思来想去,杨大姑娘不像被外人撺掇的性子,那么可能的人选便是杨家小弟。
杨俨第一回来府里便透着点讨好的意思,只是那会离得远,黛玉不知,林言也不想拿坏心思揣度小孩子。
细说来倒是有些理解杨俨黛玉与林言的情形与杨家很像而林言此时更是在杨俨眼中做了‘榜样’,这小孩子也是读书,自然也向往交一番好运,拜入名师门下,未出世就先得一盛名。
只是林言当初被斐自山收为弟子不只是交好运,也是因为他在斐府的论答得了师父欣赏,这才有心收为弟子培养。
这样想着,反而更不愿责怪。
林言捻一下袖口,正色道:“等到事情安稳些,再抽出精力整顿淮越的学馆广聘名师,清除杂事,也好叫学子安心。
”
杨治中一怔,旋即想起家中的小儿子,由是缓和面色,应下这一句提议。
可很快他心中又泛起愁云,可见林言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心却是当真缓缓落回肚子里。
也许是因为林言这几个月做下的事成效显著,也许是这位年轻的沈大人总在许多地方使出意想不到的主意。
杨治中把几句话在心底盘转良久,到底没有说出口,只是作揖、告辞、离去。
他知道自家女儿心思重,又与林夫人亲近。
于是立刻理解了林言的话外之音,这会急着快快回府里安抚三个儿女。
眼前的门开了又闭,边缘的空隙射出冷森森的白意。
只是行到半途被堆叠的册案截断,或新或旧的册文如山,细看才知都是淮越这些年预备对南蛮的。
林言晓得自己的短处。
他是有些读书的天分,但对于战事却称不上熟悉。
只因为从前有秦向涛这样一个朋友,又加上师父想教出一个‘万全人才’才看过几卷兵法,旁的不过是晓得些历史上的胜败品评。
这样的一知半解对战事无意,相反还会引来麻烦。
可只看今上与太上皇的又一场交锋到了南地,林言不可能一点也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