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姐姐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呢?”
迟清荷的唇角勾了起来,眼前出现了一片魂牵梦萦的场景。
“我的故乡在江南,烟花十里,水雾翠桥,那里的田地不如东北宽阔平整,到处都是湖泊与矮山。
”
“我最喜欢每年夏日去庄子上避暑的时候。
我会偷偷撑一座乌篷船,学着诗词里的人,往藕花深处划去,太阳在水面的波纹上跳跃,每划一次桨,就打碎一片灿烂。
”
“那时候角儿陪我在船上划船,皂儿在岸边望风。
阿娘不知从哪里听到风声,把我从船上唤回去,罚我到祠堂抄佛经,没抄完半卷就又把我放出来了……”
“角儿?”
“角儿也是我的贴身丫鬟,和皂儿一起陪我长大。
她……因为我走了快三年了,皂儿也走了,她们都走了。
”
九九意识到,那个叫角儿的丫鬟,应该是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迟清荷当初六神无主下对皂儿言听计从,甚至被她劝动投河自尽,里面恐怕包含着对角儿的深深的愧疚,这份感情被一起补偿到了活着的皂儿身上。
九九没有再问什么,陪迟清荷在屋里静静地坐着。
之前离开杜家村时,她曾请迟清荷有空去襄平府做客,但迟清荷一直没有来。
这一次,九九没有再邀请迟清荷未来去京城找自己玩,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她已经能看出来,清荷姐姐身上有太多难言之隐。
九九还猜出来,族学的廖秀才早上找华哥哥,大概是为了打听清荷姐姐。
但九九觉得,清荷姐姐应该只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待着。
“我一直没有落下学琴,姐姐听听我的琴怎么样了。
”
九九现在已经不需要用特意缩小尺寸的琴了,她来到琴架旁,落手抚出一曲《渔舟唱晚》。
潺潺琴声如流水般倾泻而出,迟清荷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盈着藕花香气的江南水乡的傍晚,她垂下湿润的眼睛,故人们的脸一张张远去,再也无法追寻。
两人一个抚琴,一个聆听,丫鬟们都在外面等着,空旷的室内只有知音般的琴声流淌。
直到外面有人说杜状元一家要回去了,请杜小姐出去,九九和迟清荷才恍然惊醒。
送九九出门前,迟清荷突然握住了她的手。
“清荷姐姐?”
“九九。
”迟清荷吸了口气,犹豫再三后才压低声音说,“我告诉你一件事,你可以别放在心上多想,也暂时别告诉任何人吗?”
“姐姐请讲。
”
“你应该在家中读到过闻名江南的清池闲人的诗词集?”
九九点头,她还记得清荷姐姐当初在自家书房看到那本诗集时的反应非常奇怪。
迟清荷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