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岛泽先生,最后一个问题,您为什么会选择成为老师呢?”
这是教资面试的一部分,有些面试者理所当然地会说些上台面的好话,让面试官们对此感到满意,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固有想象。
为什么?连他试问自己都得不到准确的答案。
我是为了谁而努力?
他的大脑一片空白,模糊斑驳的记忆片段不断闪回。
一台报废了的旧胶片相机,艰难吐出残破的照片,黑白噪点的雪花,看不清内容。
原来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喜欢教书和热爱那些孩子们,活到现在完全是被推着前进,早就失去了自主意愿。
“不愧是你们家庭生下来的孩子,完美继承了来自父母优秀的基因和事业!”
“哪里哪里,你们家孩子也很努力啊,都考上那所学校,去国企上班了!”
“嗐!要是我这孩子当初像你们家那位学习就好了!读书都不学人家一点好,整天就知道玩!”
“小孩子都是这样的,就是要多管教才行!”
“不听话就打呗,我们做父母的又没什么文化,哪有什么办法啊,不像你们家教育孩子,大家说是吧?”
——来自他人的赞美之词。
……不要再说了!那不是我的东西!那不属于我!
无论我跟他们争论什么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的事情,他们就会第一时间极力否认我的观点,批评我多余的思想,指责我的愚蠢错误,甚至动手打我。
“你怎么能这样想?啊?难道你想像别人学坏的孩子一样?在学校不努力读书,混酒吧混街头,毕业出来找不到一个稳定工作,活该落得这种下场,全是因为家庭教育无能!”
“你只管学习,不要想那么多!”
“你是我们的孩子,不要做让我们伤心的事,懂不懂你身上背负的是什么吗?知道没有?”
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