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4章

首页
    下了土法制水泥的方子和混凝土的最佳比例。

     他只需要把水泥配方和修路计划交给姜纾和钟离东曦,剩下的事就不用管了。

     第二步,就是盖房子,包括商铺和民居。

     当地富户大多用木料搭建木石结构的挑檐楼,好看是好看,但密封性差,一旦刮沙尘暴全家都要跟着吃土。

     寻常人家多是平顶的土坯房,结实又防风,唯一的缺点是容易掉土,就算用米浆刷了也不好使,有时候吃着饭屋顶就有可能掉一块土…… 楚溪客思来想去,觉得还是砖房好。

     不是王城用的那种死贵死贵的青砖,而是工艺比较简单、用料也比较便宜的红砖。

     楚溪客刚好知道怎么烧。

     没错,这也是他在工地干活时听老师傅说的。

    工期结束后,他还带着桑桑去参观砖窑来着。

     当初他在工地干活时,脸上脖子上的皮肤晒得硬生生蜕掉一层,手上和脚上的水泡磨破了又长出新的,每天又疼又辛苦,如果不是天生乐观有韧性,他八成坚持不下来。

     而现在,这些曾经觉得很辛苦的经历,都成了帮助他迈向更快更远处的基石。

     楚溪客满怀感恩之心地写下了红砖的烧制方法。

     姜纾却摇了摇头:“黏土需要阴干才能烧制,工期很长。

    ” “这个不需要,阿爹您看,给到足够的高温,出窑后再用凉水冷却就好。

    顺利的话,六天就能出一窑。

    ” 缺点就是,红砖不如千锤百炼烧出来的青砖结实持久,但总归比土坯好很多,盖民房足够了。

     姜纾无奈道:“你这里写的用石炭烧,自然快了,但石炭须得从云州或凉州运过来,且不说石炭的进价,光是运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用来烧砖造价未免太过高昂。

    ” 他口中的“石炭”就是煤。

     楚溪客惊奇道:“贺兰山没有煤矿吗?” 姜纾挑眉:“有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