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4章

首页
    上了年纪的工友,一边蹭听一边吐槽。

     工友说,普通的水泥路面在古代其实很不实用,因为强度不够,日日风吹雨淋过马车,没两年就会磨损得厉害,一旦开裂那就不是一条两条的裂缝了,而是沟沟坎坎许多条啊! 其实,不只古代,就连现代的水泥路寿命也不长,橡胶轮胎走在上面都颠簸得厉害。

    更何况古代的马车都是木制车轮,跑在沟沟壑壑的破路上,可想而知有多酸爽。

     听了工友的话,楚溪客还特意查了查资料,发现最适合古代跑马的还是古代的“三合土”。

     用三合土修建的城墙,跨越千年还能屹立不倒,可见专家形容三合土“其坚如石”一点都不夸张。

     三合土路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阴天下雨的时候,万一道路泥泞,形成沟壑,可以直接填充砂石,不会影响出行。

     最重要的是,调配三合土只需要用到石灰、砂石、黄土,再加上糯米浆黏合剂……非、常、省、钱! 所以,楚溪客果断选择了用三合土修路。

     不过,他还是打算把水泥研究出来,铺在土路两侧,当做人行道,这样行人和车马就可以分流,不仅安全,还能提高效率。

     水泥还有两个很重要的用途――浇灌城墙、铺设排水沟。

     楚溪客虽然壮着胆子决定把平川城建成一座商贸城,但还是想着把城墙与口兮口湍口√。

    修得高高的,用松木做骨,浇灌混凝土,越结实越好。

    万一被红眼病觊觎,他就储备足够的粮食,把城门一关,熬死他们。

     至于排水沟,可以说是城市的“肺管子”了,如果排污管道修得不好,城市人口又急剧扩张的话,用不了几十年就会臭气熏天,被迫搬迁。

     至于水泥和混凝土的配方,也是楚溪客在工地学的。

     起初他搬了两天砖,工头看他做事踏实,不偷懒也不耍滑头,就让他去看着搅拌机了。

    楚溪客因此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