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160节

首页
    欣却是摇摇头:“单是这一点瓦片,恐怕人家不愿意送。

    我看也没必要用瓦的,用稻草不是可以吗?不够的话,弄些树枝树叶怎么样?反正只是晴天坐坐,一下雨风吹进去,也不好待的。

    ” 而且,瓦片要钱的啊,别看每片三分二分的,算起来也是一笔钱。

     目前他们真的钱不多。

     沈卓听了却是微微皱眉,觉得用稻草的话,有点像大队里的牛棚——那真是太过简陋了。

     叶欣看到挂在堂屋里的蓑衣,又突然想起来,“或者用棕叶?蓑衣不是防水挺好的。

    就是不知道附近山上的棕榈树多不多,有没有那么多叶子可以剥。

    ” 想到蓑衣是从荣大爷那买来的,她又说道:“有没有可能,你带点礼物去跟荣大爷讨教一下?学学手艺?” 沈卓听了,想到李光荣,心里就不大高兴,说:“人家吃饭的手艺,非亲非故的,不好去。

    我自己研究一下就是了,编蓑衣也不是多复杂的手艺。

    ” 叶欣就说:“行吧,那你去研究吧。

    ” 她把图纸还给他,站起来,“不过已经傍晚了,改天再研究,先做饭吧。

    我下去转转。

    已经好几天没有下去了,都跟别人脱节了似的,这样不行。

    ” 沈卓刚拿菜回去的时候,看见筐里鸡蛋又不少了,问一句:“又带些鸡蛋下去卖?” 叶欣却说:“先不卖了。

    小薇姐要结婚了,我攒着给她办酒用,说好送她的。

    现在也是下去问问时间定了没有。

    也该定了的。

    ” 沈卓就明白了,让她路上慢点,当心路滑。

     叶欣点点头,重新又穿了水鞋,戴上了草帽,就下去了。

     下去的时候,远远地竟看到李英丽戴着帽子在自留地里,就是之前王有为的那块。

    叶欣一时不禁感到惊奇,看来李英丽真是要好好生活了呀,都开始种菜了。

     另外也看到刘红霞那矮壮的身影在另一块地里忙活。

     叶欣觉得正好,这两个有些讨厌的都不在,赶紧就去女知青屋子了。

    果然剩下三个都在这。

     她们见到她来了也很高兴,拉着她坐下说话。

     叶欣首先听到了一个消息,新知青。

     郑文文告诉她:“之前大队长来通知了,说今年来一个,是男知青。

    大约是这两天就来的。

    ” 叶欣还愣了一下,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啊,又一年过去了,咱们都是老知青了。

    ” 王小薇听着觉得好笑,“我们叫老知青也就罢了。

    你才刚刚十八,水灵得跟什么似的,怎么就老了?” 叶欣一笑,“我是说资历呀,我来的第三个年头了,怎么不算老知青呢?” 江静雨道:“还好今年只来一个,还是男的。

    女知青屋子不用再挤了。

    ” 几人都点点头,深有同感。

     说了这个,叶欣也好奇地问了问下放的两个老人情况。

     心情不太舒畅加上下雨的,她好几天不上工了,不了解。

    而且牛棚在另一个方向,平时不管是上工还是去医疗站的,都不会路过。

     其他两人也没去过,只有郑文文去远远看过,也打听了:“现在挺好的。

    他们来的时候,什么也没有,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饿了很久,又生了病,听说还是大队长让人送了些旧衣服,给他们换洗干净了,还让李光耀开了些治感冒风寒的药给吃。

    现在已经慢慢缓过来了,按之前说的,住牛棚,铲牛粪、喂牛,口粮都是一些粗粮,给口锅,让他们自己捡柴火、到溪里打水,就那么凑活着过。

    ” 江静雨又叹了口气,“好在是开春之后来的,不然怕是闹出人命了。

    ” 王小薇道:“反正咱们都别靠近。

    大队长也叮嘱我们了,让学生不要去围观,就当他们不存在。

    不过我听说,有些调皮捣蛋的还是会去那边,偷看也就罢了,还有骂的,捡石头砸的,唉,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 叶欣道:“小孩子不懂事,难免胡来。

    那些敏感人物,咱们敬而远之,不惹麻烦。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