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139节

首页
    ,方便自己。

     叶欣则是到屋后给鸡舍鸭舍添食,出门三天呢,得给准备充足了,也摘了点菜。

     在屋后忙完,她又进房间忙碌一会儿,做些准备,以备不时之需——省城物价更高,卖东西肯定更能赚钱。

    不过省城了,管肯定更规范,不一定有机会。

    只是先准备着。

     沈卓做饭的间隙,见她忙来忙去的,问:“咱们还要带什么东西去吗?镇上不赶集。

    ” 叶欣说:“带一点菜去给徐大夫吃吧,反正要把车放那,顺路了。

    到时候把筐也放在那儿,咱们回时好装东西。

    ” 沈卓问:“不背筐进城里吗?” 叶欣摇头:“太远了,不背。

    筐毕竟太大,占地方。

    再说咱们穿着新衣服呢,被磨破了多不好。

    拿两个干净的布袋子去就行。

    ” 沈卓就点点头,“拿两个新的去。

    ”家里布袋子不少,有好几个就是他用新布缝的,还没用过。

     叶欣把要带的东西准备齐了,饭也做好了,就坐下来吃饭。

     一边吃她一边说:“咱们今天也早点出发。

    ” 沈卓不解:“今天不赶集,去那么早干什么?” 叶欣说:“宜早不宜迟。

    早点去,不遇上知青们。

    ” 知青们今天结伴离开,如果他们两个早点去,赶在他们出发之前就可以避开;如果迟点出发,就会在路上遇见。

    不怎么想遇上,万一让他们帮带行李。

     这次回家探亲的知青太多,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叶欣觉得索性都不要遇上。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次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叶欣想早点去,趁早天没亮,再去陈家院子弄点钱…… 去省城呢,那么远,东西肯定也更贵,花费更多,突然觉得一百多块钱也不是很多了,不是很能放心购买。

    再整个二十多块,起码加起来两百的,就稍微安心一点。

     反正空间那么多菜、那么多粮食,放着也是放着! 沈卓有些意外,还以为她经常去知青宿舍,跟那些人已经很熟了呢。

    不过他还是觉得没有必要:“班车就是在九点左右来,去早了也是白等的,天气那么冷。

    ” 叶欣既然想去了,就一定要说服他:“不会啊,反正咱们要去徐大夫那里放车,就顺便坐坐,聊聊天。

    上次他妻子不是还让我们有空去串串门吗?难得徐大夫把你当晚辈看待的,对你多有爱护,他们夫妻俩又都不错,咱们走动走动,没有坏处的。

    ” 沈卓虽然并不想去串门,但一惯都是很顺着她的,见她坚持,就点头了:“行,那咱们还是早点去。

    ” 顿了下又说,“咱们也可以带本书去,闲的时候看看书,打发时间。

    ” 叶欣知道他就是不想跟人闲话家常,白他一眼道:“随便你。

    ” 于是他们饭后就没有耽误,确认一遍家里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就推车出来,锁好门。

     因为这次没有什么重东西,叶欣就背着筐,里面除了一点送给徐大夫的菜,就是沈卓惯常挎着的布包,布包里面是水、干粮、手电筒、布袋子等。

    至于钱、介绍信、保命手册这些,当然是放在口袋里了。

     天色蒙蒙亮,他们就在冬日寒雾中出发了。

     路上果然没有碰到知青们,估计他们还没出发。

    今日又不是集日,所以路上没有什么人。

     到了镇上还早,叶欣自有借口走开,顺利去陈家院子赚了一笔钱,身上凑够了二百块,安心了。

    随后才回去跟沈卓汇合,一起往徐氏中药材铺去。

     到了还等一会儿,徐大夫才出来开门。

     他们就上前,说明了缘由。

     徐大夫听他们要去省城,很是赞同:“不错,沈卓现在能挣钱了,去省城看看也好。

    年轻人多出去走走,见识见识外面世界。

    ” 又说:“既然要去三天,车子放到后面去吧。

    年底人多眼杂,放后面安全些。

    ” 两人就连车带筐地送到了后面,正好遇上做早饭的吴小洁。

     吴小洁见了他们很高兴,也觉得眼前一亮:“你们来了!今天都穿了新衣裳,多俊,多精神,金童玉女似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