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汴京小面馆 第115节

首页
    家里弄都弄不了这么齐全的。

    ” “是啊,每日的食单都令人期待,那么久了还不重样呢。

    ” “我倒是希望之前吃过的那个剁椒鱼头能再来一次,我想想都流口水了。

    上回我在沈记挂在我们衙门门口的订餐意见簿上提了这事儿,不知沈娘子何时再做……好鲜美!好汤!”张虞山低头舀了一勺汤,才入口便又吃得摇头晃脑。

     李崖也觉得汤好喝极了,喝完了半碗才开始吃菜:“这豌豆尖好嫩,沈娘子用的食材好,都是新鲜的东西。

    不像……哼,他当我们吃不出来呢。

    ” 廊子上渐渐坐满了人,各种食物的香气弥漫着,张虞山用勺子搅拌着饭,让每一粒米饭都浸润着腊肠红亮的油脂。

    他舀一勺入口,米饭汲取了腊肠的精华,软糯中带着咸香,吃得他眼睛都眯了起来。

     那锅巴也好香,早知道让那闲汉多打一块了。

     他吃着饭听见李崖如此说,也摇摇头接话道:“若是没有沈记的东西,我只怕真吃不出来。

    但是前阵子吃过那嫩得都好像会在舌头上跳动的羊肉以后,我就知道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不好了。

    ” 李崖点点头,他舀了一大口腊肠饭。

    一入口便吃得他眼睛一亮! “我这才发现腊肠饭配豌豆尖这么好吃。

    ”李崖一口汤一口饭,吃得嘴里鼓鼓的,“你有没有吃出来,这豌豆尖都快和豆腐一样滑嫩了,做得真好啊。

    ” 张虞山啃着带有腊肠香味的脆脆锅巴,米香与烟火气交织,令他有些欲罢不能了:“是啊,食材这样简单清淡,却能做得这样鲜香,这是极不容易的。

    这锅巴真香,要不要掰给你一块试试?” “来一块来一块,我忘了跟那闲汉要了……你说的对,那是因为食材好,火候也掌握得好。

    ”李崖一边扒饭一边要锅巴还一边分析道。

     张虞山和李崖愉快地分食锅巴,又对视一笑:“一会儿贾孔目再刁难我,我都不觉得难过了,这肚子已经舒坦了。

    ”忙碌的差事间隙,能吃上这样一顿方便的热饭菜,竟然觉得平日里面目可憎的上峰都不那么讨厌了。

     李崖摇头笑道:“你知足吧,我一会儿还要跟兰推官去看河里捞上来的尸首呢。

    ” 张虞山胆小,打了个寒颤,赶忙制止:“你别说了,等会我吃不下了。

    ” 李崖哈哈大笑。

    就着各式各样的案子用饭,他早就习惯了。

     沈家。

    沈渺进门后发现自家铺子也运转良好。

    她每晚都会把一些固定的浇头、面哨子和炸酱提前准备好,有时她不在,福兴也能把面擀出来以后浇上这些浇头做给食客吃,不耽误铺子里的生意。

     她回来时客人不多,而且都坐着吃上了,因此她在灶房里转了一圈,见没什么可做的,便又回了后院。

    她下意识瞥了眼济哥儿的屋子,门还关着? 九哥儿竟然还在睡么? 她问了在院子里和小牛犊一起玩牛追人游戏的湘姐儿,湘姐儿一边跑一边说:“没见九哥儿出来呢。

    只看到砚书过来了一会儿,但他又被谢伯伯叫走了,说是出门买东西去。

    ” 沈渺心想,这也睡太久了,进去看看吧。

     走到门外,因为自己临走前把帘子拉上了,所以什么也看不见。

    又不好贸然地闯进去,于是她只好把脸贴在门上,想听听里头有没有动静。

     谁知,门突然被人从里头拉开了,沈渺不防之下,往前倒去。

     她一头栽进了谢祁的怀里。

     虽然谢祁慌乱中第一时间张开手臂抱住了她,她的鼻尖还是被他的胸膛撞得发疼。

     两人一时都怔住了。

     第92章啵啵烤奶 忍过那一阵寒,进了四月便真正暖和了。

     雨水虽多,但每下一场,汴京城便绿一层,等到初八浴佛节前,金明池畔已绿遍山原,柳絮随风而起。

     城郊的黄梅熟了,麦田也葱葱郁郁。

     日头正晒,晌午一过,沈渺一身泥点子,搭乘着于鲟家的牛车,沿着麦田的田埂向北驶去,车轮在阳光下滚动,很快开回了驿道上,返回内城。

     今日是前往鸭场验工的日子。

    她的鸭场历经年前年后两次精心修建,终于在今日圆满竣工。

    围墙、篱笆、鸭舍、仓库以及供人居住的房屋都盖好了。

     水塘过完年也请于鲟帮着清过两次,今日是最后一次。

     之前,于鲟就和他请来的短工一起用锄头、铁锹先将塘底的淤泥挖出,堆放在塘边晾晒。

    这些淤泥干燥后可堆入麦田做肥料。

    经过清淤,池塘深度会加深,不仅能增加蓄水量,也会减少淤泥腐败产生的病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