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汴京小面馆 第109节

首页
    是有杯子么?九哥儿那么些个好杯子都给你了,你怎么又改喝水缸的水了呢?” 麒麟不满地在济哥儿的胳膊弯里喵喵叫。

     一人一猫经过了廊下,湘姐儿正仰着脖咕噜噜地刷完牙漱口,漱了好几遍都还皱起一张脸,她浑身抖了抖,连忙伸头去看苦参味的牙粉还剩多少,一看还剩半罐子,沮丧又悲恸地喊道:“阿姊啊,这牙粉也太苦了,啥时候能用完啊!” “口齿铺的郎中说刷了不易蛀牙,哪晓得这般苦。

    ”沈渺从灶房端着热好的牛乳出来,正听见湘姐儿那扯着嗓子的哀嚎,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自打买了这苦参牙粉,全家刷牙都刷得龇牙咧嘴、满脸痛苦,不知情的还以为沈家的牙刷会蜇人呢,“罢了,明儿咱便去换一个冰片薄荷味的!” “那还是算了,等这罐用完再买吧,这一罐子也不便宜。

    ”湘姐儿悻悻地把牙粉罐子放回原处,砸吧砸吧嘴,坚强道,“没事儿,多漱几遍口也就没啥味儿了……哎,狗儿,你来啦。

    ” 李狗儿笑着点头,大步走上前来,瞧见湘姐儿额前的头发还是湿漉漉的,便问道:“你起这么早?刚练完棍法吧?” 湘姐儿应了一声,随手拿帕子胡乱擦了擦额头上汗湿的碎发,说道:“是九哥儿来喊我的。

    如今天气暖和起来,天亮得早,我和陈汌都跟着九哥儿绕城跑呢。

    ” 不同的是,陈汌跑完便直接去兴国寺寻邓讼师去了,他如今都跟邓讼师一块儿吃朝食,在家的时候少了,进门在背书出门也在背书,可勤勉了。

    湘姐儿心里明白,他盼着快点长大,多学些律法,不光是为了找爹娘,更是憋着一股劲儿,想把那些拍花子的坏胚子都送上菜市口的绞架。

     湘姐儿她绕着城跑回来还要练功。

    她站桩吐息加跑步练了两月了,回到家再接着练棍法招式,已经学到第三招了。

     “不吃朝食就去跑么?”李狗儿惊讶。

     “是啊。

    ”湘姐儿一开始也觉得累,肚子还饿得咕咕叫。

    可九哥儿像是摸透了她的体力,刚开始只让跑两条街的距离,慢慢往上加,最近才加到跑半圈。

    如今她竟也习惯了,每天到点自个儿就醒,都不用人催。

     瞧见狗儿一脸佩服,湘姐儿胸脯一挺,满脸骄傲:“是这么回事儿,九哥儿说跑步是为了练体格、耐力还有吐息,早起洗把脸,喝一杯糖盐水就出门跑,吃饱了再跑容易肚子疼。

    ” 李狗儿似懂非懂,但打心眼里觉着湘姐儿练武之后变化不小。

    她长高了,脸没那么肉嘟嘟的,从胖圆脸变成了鹅蛋脸,皮肤却更亮更嫩,整个人白里透红,看着气血十足。

     如今天气还不算很暖和,李狗儿都还睡暖炕、穿棉袄呢,湘姐儿已经只穿夹棉的短褙子,里头就单的一件衫子,她竟说热得很。

     天气暖和后,沈家院子里重新又摆了桌子。

    沈渺把牛乳和杯子放在桌上,转身去看土窑里的面包烤好了没,顺便叮嘱道:“狗儿、湘姐儿,你们先坐着喝牛乳,回头狗儿还得去私塾呢,可别耽搁了。

    ” 李狗儿便挨着湘姐儿坐下,眼睛盯着那冒着热气的牛乳,直咽口水。

    他也是来了沈家才喝上了牛乳的。

     “这个给你吧,落苏的杯子。

    ”湘姐儿替他倒了一杯。

     李狗儿好奇地捧着沈家的大陶杯子,里头装了热牛乳,入手暖烘烘的。

    沈家的杯子做得又深又大,还带着单耳把手,外头用粉浆精心粉饰成各种瓜果蔬菜的模样,有白菘杯、落苏杯、林檎杯、樱桃杯——这些都是给客人用的。

     李狗儿手里的抱着的便是紫色的落苏杯子,圆滚滚的肚子,杯盖上的提溜竟还做成了带叶的茄子柄,做得还挺像的。

     湘姐儿用的便不同了。

    她捧着杯子喝了一口奶,见李狗儿盯着她的杯子看,她便也笑眯眯地摇了摇手里的杯子:“好玩吧?这都是阿姊的主意。

    阿姊之前托陶窑师傅做团膳餐盘时,得先订泥料,当时订了五六捆,做完餐盘还剩下半捆泥料,她就叫陶窑师傅照着九哥儿画的图,刻了一套杯子。

    你能看出我的杯子刻的是谁吗?” 李狗儿早就瞧出来了,她的陶杯也是白陶土制成,上头刻绘着一只伸着舌头、咧嘴憨笑的大黑狗头,便脱口而出:“这不是雷霆嘛!” “对对对!这些都是九哥儿画的,再让陶窑里的师傅一笔一划照着刻上去,最后用颜料上色。

    我们家其他人的杯子也是这般,上头刻着不同的动物。

    阿姊和九哥儿的都是麒麟,一个是睡觉的麒麟,一个是扑蝴蝶的麒麟。

    济哥儿的是戴帽子的驴头,有余的是小白公鸡,阿桃的是牛,唐二和福兴的是花毛母鸡和黄毛母鸡……可怜陈汌,陶窑送杯子来的时候他还在邓讼师那儿,等他回来大伙儿都挑完了,就剩下张着大嘴的追风了。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