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汴京小面馆 第47节

首页
    。

    能用十多年的光阴培养出一个这样出色的家仆,那么谢家如喜妈妈一般忠心又有能力的人想必不会少,挑几个出来打理商号和作坊,也不是难事。

     而且……她很敏锐地发觉谢家大娘子应当是特意为她透露自己是从幽州嫁来的。

     于是她闻弦歌而知雅意,心里便也明白谢家为何要选择幽州了,原来是最亲密的外家。

     聪明人之间不必说破,相视一笑,便双方的心思都一片澄明。

     但谢家大娘子对沈渺的态度与当初前来相见时截然不同了,她实在赏识这个模样貌美却又无比精明谨慎的小娘子。

    她这个岁数、如此出身,竟都能有这般见识,实在不易。

     郗氏来沈记之前,其实已将沈渺的来历家世甚至前夫的身家背景都打探清楚了,于是与沈渺说定了分红与其余筹备的细节,事事达成一致后,临别前,郗氏还拍了拍她的手背,十分怜惜她。

     登车离去后,郗氏在车内还与喜妈妈感叹:“沈娘子如此聪慧,真不知她当初为何会嫁给这样烂泥似的人家?难不成真是叫美色冲昏了头脑?” “沈娘子出嫁时年方十五,又有父母庇护,想来当年还未曾长大,轻信他人也是有的。

    ”喜妈妈倒是感同身受,低低地叹息道,“观夫古之贤达,皆是多经磨难的。

    昔西伯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

    于困苦之中,人必思变,沈娘子的聪慧,想必是因身处苦境,才砥砺如此的。

    ” 郗氏自小习武,虽也粗通文墨,但其实并不精也不喜爱,此时听喜妈妈咬文嚼字,便觉着头疼,但又想到过几日要去冯家,那可是个更加咬文嚼字的人家!于是忙道:“阿喜,记得帮我做两篇给冯太夫人贺寿的贺词,再另外备几首应景的之如赏花看水的矫情诗来,冯家来往的都是文臣家的夫人,吃席总要飞花令,每每与她们同席,饭吃不了几口,倒吃了满肚子的酸诗,真是苦煞我也。

    ” 喜妈妈忍俊不禁:“是是是。

    ” *** 沈渺营业微笑脸站在门口殷勤地挥手相送,直到谢家大娘子的马车遥遥而去了,才蹦着回了铺子里。

    济哥儿、有余带着雷霆买肉未归,湘姐儿睡午觉呢,唯有追风在院子里追一片被风吹得四下翻飞的落叶,九哥儿这名倒是给它取得贴切,它的确是一条如风一般捉摸不透的狗。

     她一肚子欢喜无人分享,只能冲过去抱住了它,狠狠在它的狗头上亲了两口,又高兴得捧着它的狗脸来回搓:“追风啊追风,我们要挣金子啦!而且等作坊运转起来,咱们不是躺着都能挣钱啦?到时候阿姊每日给你买两根大骨头,咱啃一根扔一根,就是这般阔绰!” 追风被揉搓得汪汪直叫。

     幸好济哥儿和有余很快便回来了,他们大包小裹推开后院的门,雷霆背上还背了两包油纸包住的猪蹄,它竟一路闻着生肉味,十分稳重地驮着回来了。

     若是换作追风,那猪蹄只怕半路就被他啃得骨头都不剩了。

     沈渺接过肉来,见济哥儿满头热汗,便赶他和有余去洗把脸,等二人脸湿漉漉地回来,又眉眼止不住喜气地与他们道:“我先去把这锅肉卤了,一会儿咱们关了铺子,去周掌柜的书局买些你开学要用的文房用具,昨日姚博士来吃汤饼便说了,你们这些经了童子试的,下月月初便要开学了,趁如今空闲些,便先将铺盖被褥、文房四宝都买齐吧。

    ” 沈济奇怪道:“阿姊怎么这般高兴?” 沈渺得意地挑挑眉:“阿姊刚接了个大生意,过几日要去辟雍书院的冯博士家做席面,能挣这个数。

    ”她把两只手都伸了出来,在济哥儿面前晃了晃。

     沈济惊喜道:“十贯?” “狭隘了吧,再猜,往大了猜。

    ”沈渺喜滋滋。

     “二十贯?”沈济有点儿不敢往上猜了。

     “是十两。

    ”沈渺搂住他的膀子,悄悄在他耳边说,“金。

    ” 沈济瞪圆了眼,甚至都不敢吐出那个字,嘴唇动了动,只冒出来一口气:“金?” “金。

    ”沈渺愈发沉醉,她这辈子都还未见过金子长啥样呢!上辈子她也最喜欢金了,但她不买首饰,而是每年到银行里买些金块,再把家里的保险柜塞得满满的,每年坐在那数一数,她便会觉着好生幸福。

     沈济也被震得身子摇晃了一下。

     “好了,咱们偷着乐就成了,万不要说出去啊。

    ”沈渺把手往嘴上一捏,“你去叫湘姐儿起来了,给她洗洗脸,换身衣裳,阿姊再做一锅爊肉,咱们便出发。

    ” 卤汤现成有,便只要将这些肉剁开洗净焯水后放进去便成了。

    刚将肉下锅,正要去搬门板关门,忽然跑进来个眼熟的小厢军,一进门便急切地嚷道:“沈娘子,你这时辰便要关门了吗?幸好我来得巧,快,包二十份速食汤饼来。

    ” 沈渺认得他,起先便是他领着厢军教头一大帮人进来吃方便面,还吓了她一跳的。

    后来他也常来吃面,不过后来有空闲慢慢坐着吃,便都点的是羊肉面,唯独忙碌时才会包几份方便面回去吃。

     “好嘞,就来,怎么今儿要这么多?”沈渺随口寒暄,进去飞快地包好,用麻绳捆成一串出来,递给他,“这些日子也许久没见军爷们来光顾了,可是有什么大事儿忙得紧?” “快别提了,秦州正平西羌之乱,便生了些流民,有些都流窜到蔡州城外了。

    教头谨慎,怕届时有不法之徒混进城来,生出乱子便不好了。

    因此如今日日都派人四下巡守,夜里也不让归家,说是以备不时之需。

    ”小厢军打着哈欠,显然这段日子缺觉得厉害,又眨眨眼笑道,“值夜时肚子饿,又不想啃饼子,还是沈娘子这儿的汤饼好,热乎乎吃下去人也精神了。

    ” 沈渺担忧道:“秦州的乱子那么大吗?” “听闻郗老将军已经收复那些贼子抢去的两个县了,想来有惊无险,很快便能平息了。

    ”小厢军摆摆手,“不必慌乱,流民是进不来汴京城的。

    咱们守了几日,也只抓住几个浑水摸鱼的蟊贼。

    ” 沈渺面上不显,送走那厢军后却还是决定一会儿推自家小摊车出门,多囤些不易坏的粮食得好。

    省得粮价大幅上涨,她的汤饼铺子也无以为继。

     正琢磨,湘姐儿打着哈欠走进灶房里,揉着眼说:“阿姊,我不去书局了,我要去找狗儿玩。

    ” 她还惦记着狗儿昨天挨了打骂,哭得那样惨,今儿便想瞧瞧他如何了。

     沈渺想了想:“成,那你和有余在家吧,雷霆也留下来,阿姊买了东西就回来。

    你和狗儿玩够了,若是阿姊还没回来,便去顾婶娘家里等,阿姊会去与顾婶娘说一声,叫她帮着看顾你。

    你与狗儿即便要玩也在巷子里玩,可不许跑到街上,知道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