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汴京小面馆 第29节

首页
    点头道:“是啊。

    ” 她送济哥儿出城考试,便不打算来来回回了,因此今日便没法子去金梁桥上摆摊了,但沈渺是个闲不下来的,空出一日闲不挣钱简直都睡不着,于是昨个便用院子里的土窑炉提前烤了一百个桑葚花生软欧包。

    她准备趁济哥儿进去考试,便在国子学门口卖卖新鲜面包。

     为了节约成本,沈渺做得还是全麦低油无糖配方,美名曰让汴京人民吃得健康。

     早上她与济哥儿、湘姐儿也是吃这个。

    就算放了一晚上,这欧包早上搁进窑炉里稍热热又十分绵软了,炒香的花生碎带着浓郁的坚果味儿,也提供了一些油脂,使得吃起来不会太干燥;桑葚如今已快要过季,果贩卖得极为便宜,她全买了来,将新鲜桑葚切碎,汁水活在面团里增添上淡淡的紫色,那清新的酸甜味还能提高面包的口感和层次。

     而且做这个不需要将面团揉出手膜,也不用什么整理的手法,麦粉也特意只筛了五六遍,粗面里刻意保留些许颗粒感,让这个面包吃起来还不那么无趣。

    她没有刻意放在温度高的地方醒面,反而用隔夜发酵的法子,便能让残存麦麸的老面口感松软得几乎入口即化。

     虽说成本低廉、做工简单,但沈渺却打算卖出十二文一个的价码。

     一则国子学门口今儿必然热闹非凡,能为自家孩子出资两百文考学的,家私不说阔绰也是不愁吃喝的,太便宜了人家还看不上呢;二则她特意用桑葚将欧包染成了紫色,并在中间撒上一整圈花生碎[注],烤出来紫中带着金黄,她便为其取名为“紫袍金带”大馒头。

     紫袍金带,这可是官位显赫的象征,又在考试的时候卖,多吉利、寓意多好啊! 三则,她的手艺也值十二文。

    昨个她可是烤欧包烤到了深夜呢! 当然这些她不打算多言,她也看出李婶娘的未尽之意了,莫说大宋是个对商贾宽容并不过多鄙夷的时代,便是在现代,沈渺也不会觉着丢脸。

     若是济哥儿因此而觉着丢脸,他也不是她的兄弟了。

     因此只应了一声便与李家三口道别。

     回过头,与院子里背上站了三只鸡的小狗嘱咐了一声:“好好看家,我们走了哦!”小狗已经长大了好些,站在院子里嘹亮地汪了声,尾巴都快摇成了螺旋桨。

     沈渺又把视线放在了雷霆身上,伸手摸了摸它:“也辛苦你好好看着它们了。

    ” 雷霆没有摇尾巴,只是歪了歪大脑袋看了她一眼,又垂下了眼睛,伸出两个前爪,抻在地上伸了个懒腰。

    似乎在说,这点儿小事何须交代? 沈渺便笑了。

     雷霆来家里好些日子了,虽然还不肯进院子,仍然不死心地守在门口等待吴大娘的身影,但它对沈家的态度已经与刚来的那一阵子完全不同了。

    它现在任由沈渺摸,也任由济哥儿和湘姐儿摸。

     沈渺从早市摆摊回来,便会带着他去遛一遛,晚食吃完,再溜一次。

     上辈子养过狗,她知道这样的大狗需要很大的活动量,但雷霆若不是她刻意领着出去,它几乎不愿动。

    即便是溜,也不会离开杨柳东巷太远,它心里好像有一把衡量距离的尺子,一旦过了桥,便会一个劲儿扭头,催着沈渺回去了。

     一开始湘姐儿怕它,但后来试探着捏它耳朵、拽它胡子,雷霆都耸拉着眼皮没有反应之后,这孩子已经胆大到将整个胖身子趴在雷霆背上,搂着它粗壮的脖子唱:“……讨小狗,要好的,我家狗大却生痴。

    不咬贼,只咬鸡。

    [注2]”的童谣。

     唱完还要趴在雷霆耳朵旁仔细交代:“你可不许咬我家的鸡哦,尤其是戎戎。

    ” 有一回,沈渺准备带它去遛弯,便解开了绳子,但院子里的小狗忽然和小白公鸡打起来了,一时鸡飞狗跳,她赶忙甩开膀子冲回去劝架。

    而湘姐儿平日里被沈渺拘着不许去井边,这下得了机会,便撒腿就跑,往巷子尽头的水井房玩水淘气去了。

     这便多亏了雷霆,它不用人吩咐便不动声色地跟上去了,看湘姐儿趴在井边捞吊水桶的绳子,还咬住她的裤管往后拖拽,怎么都不许她太靠近水井。

    直到它成功把气鼓鼓没得逞的湘姐儿带了回来。

     这简直与疾风一模一样。

     沈渺对它的感情也变得十分复杂,她知道它不是,却仍然会思念。

     嘱咐完后,沈渺还垫脚往院子里的狗窝看去——新搭好的砖瓦狗窝,拱形的门洞前放着食盆、水盆,都加得满满的,他们要出去一整日,小狗和小鸡应当不会饿肚子。

     雷霆面前的水碗和食盆也是满的。

     确认好没有疏忽了,便锁好门,牵着湘姐儿、济哥儿快步走了。

     车不等人,不能耽搁了。

     李婶娘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与李挑子嘟哝道:“还坐长车呢,可真是奢侈。

    这沈大姐儿八成在那谢家管事那儿得了不少银钱,才敢这样嚯嚯。

    怎的偏她运道好,竟巴结上了这样的贵人家。

    ” 李挑子无奈地说:“这也是人家的本事。

    你不知晓,我每日天不亮便挑着担子出门,这巷子里别家的屋子都漆黑,唯有沈家不仅点了灯,连炊烟都冒出来了,那才什么时辰呐?你那会儿都还在床榻上酣睡呢,人家这也是辛苦钱。

    哎呦,你别嘀咕了,快走吧。

    狗儿考学才是最紧要的。

    ” 李婶娘这才忙帮着推车,一路送到内城门才停下。

     沈渺姐弟三人也很快到了坐车的地方。

     今儿坐车的人可不少,路上也拥堵非常,幸好沈渺三人出门算早的,等他们赶到国子学那高大恢宏的门楼之外,时辰正好。

     人越来越多了,书院门口不一会儿便大排场龙,国子学今儿已经戒严,有不少穿青衫的厢军佩刀值守,要应考的童子在门口的棚子里经过两次搜身后,只能自个拎着考篮进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