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百亿之巨,如此亏空如何补缺。
”
帝座右下首位,陆珩舟坐在长案之后,不动声色地观察一众同僚们,显然他并不想先开口。
“丞相有何见解。
”皇帝见一众臣工都不说话,登时蹙眉,便把话头放在了陆珩舟身上。
“当此之时,当群策群力,群臣献策,百姓献力。
昔年高祖为平息战乱遗祸,安抚百姓,所赋田税为十五税一,今田广民富,或许可稍有提高,以佐国家之急。
”
他的话音刚落,廷尉沈蓦立即就站了出来,“丞相此法大为不妥,前朝秦朝的十税一已然招致天怒民怨,如今无故提高赋税,不是要让国家动乱吗!”
陆珩舟为皇帝舅父,如今被沈蓦当殿扣上了让国家动乱的帽子,脸上登时挂不住,忍住拍案而起的怒气,脸上霎时变得冰冷,冷笑一声,“廷尉所言,未免言过其实,以前国家战乱刚息,自然要削减赋税与民生息,如今国家财政有缺,北方战事吃紧,自然要不论群臣百官,还是豪民庶民,自然要群策群力,共克时艰才是,廷尉如此疾言厉色,怕不是对本相有什么意见。
”
“大人堂堂丞相,下官何敢。
”沈蓦军功起家,自然如同战场厮杀一般快人快语,就算眼前是皇帝舅父,汉朝最有名的外戚,他也不会有顾及他的脸色,“如此误国乱邦之策,丞相还是慎之慎之罢。
”
陆珩舟的脸色顿时就黑了下来,断然打断他的话,“既然廷尉如此忠心报国,那且说说,如此危局如何解决,光凭你的一腔热血可变不出钱来!”
闻言,沈蓦立即起身,走到大殿中央,朝着皇帝一躬身,高声道,“今国家财政危机,北方战场吃紧,臣请皇帝陛下,以下算缗之令,凡天下富庶之人,共佐国家之急!臣愿以己家之财,为算缗先行,而后在场之众大臣,以为后效!”
沈蓦一连串的话,让陆珩舟登时就坐不住了,他忙不迭朝着皇帝一躬身,厉声道,“算缗之法虽有立即之效,然其后国家动荡不安,弊处远远大于利处啊,彼时若外患未平,则内忧顿起,如此前后夹击,又当如何还请陛下三思!”
皇帝或许也是觉得沈蓦太过激进,若是真的去算官僚贵族之私财,所造成的动荡将不可估量,皇帝深谙此间道理,于是他的目光看向一直没有说话的裴瑛。
“此法,虽有即刻之效,然后患也是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