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423节

首页
    岩就在家里、崔府之间来回走,期间也上门去拜会过凌师兄,再是几位好友家。

     陆杨还没出月子,房里闷闷的,家里弄了冰盆,放在月亮门后面。

    离炕有些远,能给室内降降温,又不让他受凉。

     谢岩写的书信陆杨都看过了,许多画面都很简单,谢岩又给他讲说。

     他在很多画面上都会加个小小的陆杨,写上“带净之到此一游”。

     最热闹的场面是状元骑马游街时,街上的热闹能透过纸面传出来。

    乍一看是很多波浪在纸上翻滚,细看是拥挤成群的人。

    地上、楼上,还有人被抗在肩上,爬到了屋顶上。

     这些人都在往场内扔香囊手绢,还有花草和绣球。

    谢岩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根本没有收到,所有砸来的东西,都神奇分流,投往了榜眼和探花。

     他考完以后,自觉像行尸走肉,只是跟着流程走,高兴不起来,画在纸上的状元郎却是哈哈大笑的,嘴占了半个脑袋,眼睛只剩一条细缝。

     他穿着状元袍,戴着状元帽,帽侧簪花,手里捧着一个很花哨的绣球,绣球之上,坐着一个小小的陆杨。

    陆杨跟他穿着同样的衣袍。

     民间有以状元袍当喜服的习俗,这场面就跟成亲一样。

     整幅画潦草,就剩这颗绣球和陆杨精细刻画,成了画面的中心。

     状元郎随风飘飞的大袖子上写着一串小字:带净之到此一游。

     最严肃的地方,就是金殿之上。

     谢岩画了两幅小画。

    一幅是他殿试时,小小的陆杨趴在他的答卷上,侧目对人,充当镇纸。

    稍一分心,就会对上眼。

     一幅是被点为状元时,陆杨在他帽侧的簪花里探头。

    像一只花中精灵。

     事实上,上殿的时候,他们都没有佩戴簪花。

     陆杨喜欢小人镇纸,想要个状元郎的样子。

     谢岩答应给他弄一个。

     陆杨又看画,指着骑马游街那幅画问他:“你不是说那天不高兴吗?” 实话最让人动心。

     谢岩说:“你不在,我只觉得吵。

    ” 所以那么热闹的场面,只是一些波浪线,像是热浪,要将人淹没。

     陆杨再看画,就懂了他为什么会有个绣球了。

     热浪会把人扑到地底,但球体会随之起伏,送他去谢岩那里。

     时隔很久,陆杨又用了往日的夸人方式。

     “阿岩,你哪天不读书了,去画画也是能挣大钱的。

    ” 谢岩要点实在的。

    他凑过去,侧着脸等陆杨亲。

     陆杨推推他的脸,没一会儿又笑,把他揽过来亲嘴。

     提到画,谢岩这阵子在家,除了陪陆杨,就在跟字画打交道。

     他考乡试时答应的两幅画已经装裱好,还有一幅是全家福,正在画。

     装裱好的画,交给他娘了。

     赵佩兰拿着两幅画卷,去隔壁屋找陈桂枝。

     她俩在堂屋就把画卷打开看。

    一幅是陈桂枝的单人画像,少了些生活感,多了些端庄仪态,是坐在交椅上的样子。

     这是一幅标准的肖像画,她坐姿端正,目视前方,唇角微微含笑。

    这样的画很容易画得呆板无神,陈桂枝最突出的性格需要动起来才好展示出来,但在这幅画里,她的泼辣略微内敛,有点不怒自威的味道。

     赵佩兰跟她说:“大户人家的老人都叫‘老太君’,下面儿孙成群,都指着她教养。

    你以后就该是这样的。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