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422节

首页
    座。

     和谢岩的心情不一样,他在京城高兴不起来,家里却非常喜庆。

     陆杨挺着大肚子,里外走动不方便,就坐屋里这这那那的指挥。

     还没返乡,先在公爹牌位前祭拜禀报。

    香火要给足,收拾些酒菜,买些香烛纸钱。

     考中状元,家中门庭彻底要改了。

    这房子是租来的,不能改。

    外头要留人,辛苦一下黎峰和罗二哥,还要从商号里叫些伙计过来支应。

     这时候报喜的人很狂热,也不知他们激动个什么劲儿,窗户门槛儿都能先拆了,也不管房子是怎样的,先改了拿银子再说。

    大喜的事情,不好跟人吵架,只好他们自家防着点,看见有人带着家伙事来,都拦一拦。

     三年出一个状元,但百年才出一个□□。

    谢岩的状元跟别人的状元不一样。

     以后当官能走多远,他们不考虑。

    趁着名气在,里外都沾沾光。

     他的书斋不用提,以后少不了状元墨宝、状元笔记、状元文章等东西。

     弟弟家的酒楼也可以先筹备起来,买不起就租个铺面。

    不想去街上,就让海有田跑一趟牙行,让蔡管事帮忙找一找,看看书院附近有没有合适的饭馆,要大一点,气派点。

     他们在赶考的季节来府城时,饭馆酒楼的菜单全有“状元”,什么状元蹄、状元塔,连茶水都是状元茶。

    那他弟弟开个状元楼,不过分吧? 就开在书斋附近,以后就往外吹牛,说他家状元郎就是吃这些东西,才养出的好脑子。

    附近书生们怎能不心动? 商号就算了。

    往来游商已经贺喜过两回,这种事情,要适可而止。

    捧得太高,对他们都不好。

     这时候要趁机办族学。

    拉拔乡里亲戚。

     谢家人丁少,祖坟在那里,要让亲族们沾到光。

     改换门庭,祖产要再添置一些。

    一并盖个族学起来。

     要留些屋子给孩子们睡觉,一家起来,两家都带一带。

    陆家屯的孩子们和黎寨的孩子们,都送过去上学。

     束脩要交的,会比城里低很多。

     这不为着挣钱,要控制一下人数。

    否则他们承担不起。

    供读可不是小开支。

     往外说着计划,陆杨深感谢家人实在太少。

     老家那边要是留几个谢家族亲,这事才叫真喜庆。

    现在从他们这一支开始发展,要几辈人开枝散叶,才能成为大家大族。

     陆杨摸摸肚子,心说两个孩子还是有点少了。

    他怎么就不能生十个八个呢? 这样孩子们长大了,这里有,那里有,怎么都够使唤了。

     要紧的事情安排完,余下就是家中琐事。

     门庭改不了,贴些皱纸红花,里外喜庆些。

    家里收拾收拾,多备些柴火,连日烧着热水,菜也买得多,只等着谢岩回家,给他接风洗尘。

     忙着忙着,生辰过了。

     进入四月,陆杨的肚子很大了,他平常走路都看不见地面,要人扶着走。

     可能是连着两个好消息冲的,他这阵子状态极好,身体笨重了些,腰也酸得厉害,心里还惦记着谢岩,想他立马到家,可走到外头,红光满面的,脸上都是笑。

     越到产期,他越不能懒怠。

    状态好,就下地走一走。

    没赶着极限来,差不多就要回屋歇着。

     家中稳婆说他这肚子快了,是要生了。

     请郎中来诊脉,也说孩子快生了,让家中做准备。

     陆杨强行把弟弟赶走,不让他陪夜了。

    陪夜辛苦,时日久了熬人。

    他快要临盆,让别人照看,大家都不放心。

    赵佩兰陪了两天,陈桂枝又来照看两天,还说让顺哥儿来。

     谢岩星夜兼程,回家这天已经晚了。

     家里把菜都分了,还说他今天回不来。

    他刚进巷子,在外遛狗带娃的黎峰看见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