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但团队也不是他一人说了算,顾山行情况有点儿特殊,他是向上申请的。
团队意思是让顾山行这周把机器交过来,然后再领一台半成品回去组装,组装合格了,说明他们对他的测试就通过了。
顾山行果断答应,他要送的那台机器需要检验,他为了赶进度,装的着急了,左手拇指不慎被砸,指甲盖都是淤血,怕陈如故看见,特意贴了创口贴。
然而那天王复群恰好要带他出行去看场地,顺便带着机器,也就顾不上回家了。
他在路上给陈如故打招呼,说今晚大抵是不回家了。
陈如故惊讶地问他去哪。
他问王复群说:“王哥,可以拍照吗?”
王复群先说可以,然后才问拍什么照,这时在顾山行粗糙的拍摄技术下,王复群那张大脸已经出现在他和陈如故的聊天框了。
顾山行说去看看工厂。
陈如故放下心,本来想说他们不是有车吗?他出去开自己家的车就好了,这样回来还方便,转念一想他手处还在恢复期,怕长时间驾驶会疲劳,不利于康复。
只好巴巴道:哥哥不在家的第一天,想哥哥。
顾山行给他发揉小狗头的表情包,又发了两句就扣下手机了。
看工厂,恰好装上他那台机器,轰隆隆的启动,车间就像没有夜晚,螺丝不停的旋转。
这晚是顾山行第一次见到王复群所说的团队,他见到了三个人,有两个都戴着眼镜,镜片厚到把人的目光都钝化了,清癯,有理,是顾山行对他们的印象。
从与他们的交谈中,顾山行得知他们这行人都是从国外回来没多久的,工科生,沉迷于研发,很少有对商务圆滑的,所以王复群恰好补了他们的缺口。
他们对顾山行也坦诚,很少聊功利性的话题,就讲他们攻克的技术,研发成果,很骄傲,但也会适当谦虚。
说是技术攻克了,但是还没有标准下来,所以要跟大厂合作,推动一个标准出来,这样才能市场化。
顾山行一知半解地跟他们聊到深夜,这次王复群有经费把他留下来住宿了,他看了眼时间,凌晨三点半,他思忖着还是拒绝了,借了王复群的车,一路披着浓重夜色,头顶渐趋变薄变浅的天幕,含了颗急切归家的心。
他到家时将近五点,天还没亮,指纹开锁门甫一开,就见到玄关处环膝困觉的陈如故。
他有些愣,不知道是不是每次晚归陈如故都会守在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