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夫郎做大哥大嫂的还给他们置办了家当,让他们回到京城就能拎包入住。
隔着老远,瞧见几辆马车过来,虞澜意大喊,“叔父他们回来了!”
安哥儿在家养胎没有跟着他,虞长行瞧见在一旁的士兵熟悉的装扮,“是叔父他们的亲兵。
”
马车渐渐到了城门口,虞二爷跟虞夫人从马车上下来,“大哥大嫂,这么冷的天难为你们来接我们了。
”
虞夫郎:“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风雪大先上车,去侯府里聊。
”
虞二爷跟虞夫人应了一声。
虞澜意跟郑山辞也跟着钻进马车里,一会儿就到了侯府门口。
他们一块去正堂,崔哥儿跟虞征也从马车上下来,他手里牵了一个小男孩,大约六岁的样子,虎头虎脑的。
“这是我儿子,等会记得叫人。
”崔哥儿解释说道。
虞光点点头,“放心吧阿爹。
”
虞光嘴甜喊了虞澜意堂叔。
虞澜意瞧见这小子很壮实,牙齿长得整整齐齐的,摸了摸他的脑袋。
虞光叉腰,煞有介事的说,“摸孩子的头,孩子长不高。
”
虞征笑着说,“他上了学堂,读了一年的书,嘴里总有说辞。
”
虞宇跟卫哥儿也走过来,虞宇看了一眼侯府,“侯府还是没什么变化,我们又是很多年没有回来了,看着这景就亲切。
”
“二堂哥又说这话,以后你日日来侯府看景。
”虞澜意打趣道。
虞长行:“别站在寒风里,我们也一并进去。
”
众人应了一声,他们这群年轻人乌泱泱的进去,得亏侯府的正堂够大,不能他们这一群进去就把屋子占完了。
男子中除了郑山辞,其余的男人都是武将。
他们长得高大,身板又硬,站在郑山辞面前就有凛然之风。
长阳侯见这么多人心里也高兴,让他们坐下,侍从给他们奉茶。
“你们从边疆回来,这里风雪这么大,辛苦了。
”长阳侯先是寒暄几句。
“我们从秋天就赶路,我们几个皮糙肉厚的倒是没甚事,只是可怜小孙子舟车劳顿了,还有我夫人也有些吃不消。
所幸今年回来了以后也不出去了,这般就在京城里好。
边疆的风沙大,那里的学堂有好的,但是比起京城里的太学还是差上一截。
”
虞二爷当时把兵权交出去的时候,心里是很难受。
但这又不能改变皇帝的看法,他除了顺从别无他法。
武明帝已算好了,至少没有要了他的命,让他在京城任了一个虚职。
两个儿子还能去郊外大营里任一偏将。
从边疆跟老部下们道别后,虞二爷又被自家夫人劝说了一阵,自己在回京城的路上就想开了。
回到京城里不用忍受边疆的辛劳了,再者孩子他们这边在京城能多认识一些人,以后考科举后在京城里做官,这样也是好的。
“你们今天先在侯府吃饭,将军府已经打扫干净,家具物件都添上了,若是还有什么不齐全的,你自个儿差人去办。
”虞夫郎是把样样都安排妥当,说这句话也是谦虚之词。
“大嫂办事我是信服的。
这些年在边疆冬日总觉太冷,身子不爽利,如今到京城了,还要去请个大夫来看看身子。
”虞夫人笑着说,她最近这些年冬日总是犯咳,看了好几个大夫都没看好。
长阳侯:“等年假后,拿我帖子去太医院请院正来看看,他医术高明,给弟妹好好看看。
”
虞夫人笑着应下。
崔哥儿倒是欢喜回京了。
他在京城除了跟虞征成亲后住后一段日子,随后就跟他一块去边疆去了。
他是地方大族家的哥儿,本来对京城就有好感,如今住在天子脚下,以后儿子再去太学读书,这才算是他嫁人的正途。
不然若是真嫁给另一个地方大族,不知还要等多久才能到京城里居住,并且在京还有虞家这样的人脉跟影响。
他到了京城,嘴角就没有下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