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哪怕在家里没这样精细的做的食物,但是对厨房的这一套,还是拿手就来的。
秋语若来到作坊的时候,平安带着苏超已经炸好了一款糕点。
秋语若取了一块糕点,掰了一点仔细品尝,确定配料还有火候都很到位,就先把两个徒弟夸奖了一遍。
苏超:“主要是师兄厉害,我就是打个下手。
”
二徒弟天赋有限,秋语若对他实行的是鼓励教育。
先肯定他的努力,再激励他继续加油。
看过两个徒弟,再去材料间检查一遍,确定一切都正常,才重新回到灶棚指导徒弟。
一直忙碌的巳时(上午九点),就陆续有人来拿货了。
等拿货的差不多都走了,秋语若在作坊里也不再多待,临走的时候带走一个徒弟,领着他先去菜市场,买了适合今天徒弟学的菜,回家做饭去。
今天带回来的是二徒弟苏超,所以今天的菜色都比较简单。
回到家,门房上的钟叔给开了门,还没进内门,小妹就跑了过来,先看苏超手里的食材,当发现还是只有素菜的时候,刚才兴奋的劲一下子就下去了。
秋语若看到她失望的样子也是无能为力。
当初没搬到县里的时候,小孩子们觉得县里处处都好。
搬过来后确实十处有九处是好的,房子是九成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家具更是自己挑的满意的。
家事也不用做了,秋语若雇了个县里本地的四十来岁的利索婆子,负责家里的浆洗和洒扫,还给她们姐妹每人买了个丫鬟。
小妹搬到县里,真就像乡下姑娘,变成了富裕人家的小姐一样。
但是处处都好的县里,最让她受不了的,是不能吃肉!
其实不是县里不能吃肉,是自从搬到县里后,曾经在老家不太讲究的守孝不动荤腥,来到县里后,家里就讲究了起来!
其实秋语若也不想讲究,但是苏云廷说过,在老家忌口不严不要紧,现在到了县里,师长同窗其实都看着自己呢。
对于读书人来说,孝期守孝不严,真就是一大污点。
为了往后余生考虑,两人决定,在出孝之前,家里忌荤腥。
第63章秋语若抱了抱小……
秋语若抱了抱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