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雅凤母亲准备回去继续守着女儿,倪雅凤大嫂直接跟上,在进屋之前,倪雅凤母亲听见她说:“舅娘,爷爷手里有一颗山参。
”
倪雅凤大嫂说的时候,并没有看着她舅娘,说完脚步也没停,继续往前走。
倪雅凤的母亲却顿住了脚步,回头看向还在厨房门口的亲家母,道:“嫂子,无论你们家以后还认不认雅凤这个儿媳妇,我的闺女我是一定要救的,咱们两家也没别的矛盾,你看在咱们两家没错过事的份上,能不能去村里谁家求点参须之类的,先让我闺女吊着命,回头我一定双倍奉还。
”
倪雅凤婆婆正不知道该怎么回,堂屋里族长发话了:“别去外面找了,先把我放着救命的那根参拿去用了吧。
”
孙子已经去请大夫了,孙媳妇的清白是保不住了,事情已经这样,她活着,比死了要好办一些。
倪雅凤的婆婆去公公屋里拿人参,倪雅凤母亲就在外面等着,她要亲眼看着对方熬出参汤。
秋语若看着倪雅凤母亲这一系列操作,心里庆幸好友有一位真心疼爱她的母亲。
如果倪雅凤的母亲也和族长一样的想法,秋语若就算再想救她,也没有一点立场和办法。
倪雅凤母亲看着亲家母进了堂屋,才对秋语若说:“闺女,能麻烦你去我家一趟,把雅凤她三个兄弟都叫来么?”
倪雅凤的母亲后悔没有麻烦侄媳妇跟自己一起来了,她三个儿子只有小儿子还没娶媳妇,长子媳妇娘家有事回娘家了,二儿媳妇有了身子,不能跟着来。
当时她想着来再多的人其实也帮不了什么忙,现在用人了,只能求秋语若帮忙。
秋语若知道倪雅凤的娘家就在三里外的倪家庄,倪雅凤母亲说完,她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从族长家出来,苏云廷说:“咱们借了苏淮大哥家的骡车,驾车过去比走着快。
”
苏云廷一直用实际行动表示着对媳妇的支持,因为他的支持,秋语若沉重的内心才稍有缓解。
苏云廷如果说借别人家的骡车,秋语若是不会答应的,不是不想坐车,是担心以后族长给人家穿小鞋。
但是苏淮就不一样了,苏淮是少有的真仁义也不迂腐的人,更何况他儿子还是自己徒弟,两家在外人看来原本就是一气的,族长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