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章

首页
    秋收过后,气温说不定哪天就断崖式的变冷,所以在变天之前,得赶紧把冬日的衣服张罗出来。

     秋语若原本想每人先买一套成衣,是的,每人一套,因为不止她自己没有冬日的衣服,云澈他们姐弟妹仨也没有。

     因为以前每到换季的时候,他们过季的衣服,大部分都会被他们母亲送给夫家和娘家的侄子侄女了。

     反倒是苏云廷,因为和那两家的孩子年龄差的大一些,所以他的衣服剩下的最多。

     秋语若要买成衣的决定遭到了二妹的反对。

     苏静姝灶上的手艺不行,针线活却是不错的,不就是一家人的衣服么,去年她就已经能独自裁制衣服了,自己能做衣服,为什么还要多花钱买成衣。

     既然二妹能做,秋语若就不再费钱去镇上买。

     先在相熟的人家买了他们自家织的粗布,又买了棉花,全家除了苏云廷,家里每人先做两身粗布棉衣,自己多做一套深秋的衣服,大家以后平日里就穿粗布衣服就行。

     苏静姝在家带着妹妹照顾哥哥,操持着家务还负责做衣服,秋语若就带着苏云澈,从早到晚的在村口小食摊里。

     秋收过后,外嫁女有回娘家的习俗,所以秋语若做的各种糕点卖的快了起来。

     高油高糖的糕点价位高,除了过路喝茶的会买,附近村里的人买的就很少。

     本地人买的最多的是发糕,镇上一个发糕三文钱,两个五文,秋语若做的发糕比镇上的稍微大了点,价位和镇上一样,给苏家庄的人按两文钱一个。

     所以秋收过后,小食摊的发糕卖的最快,其次就是肉酱,然后才是价位高的糕点。

     秋忙过后的三五天里,每天收摊回家装钱的盒子都是满满的。

     小食摊开业短短一个多月,秋语若投进去的十两银子就回本了! 不过这么好的收益最多再维持两天,现在的气温早上已经要穿薄棉袄,天冷出门的少了,小食摊每日的销售额别说两千多文,每天能有五百文,生意就算不错了。

     所以现在秋语若面临两个抉择。

     一是用回本的这十两银子带着苏云廷去县里看病,第二就是先不看病,存着钱以备冬日不时之需。

     秋语若正为银子的花用纠结着,苏云澈告诉她家里的地租也该收了。

     秋语若听到地租,心里又活泛起来。

     十亩地的地租,吃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