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到自己被骗了,回陆夫人处寻安慰去了。
她对陆云铮还是了解的。
他对顾惜枝可以说得上是掏心掏肺了,这会儿意识到顾惜枝背叛了他,心中的不甘与不解早已大过一切,如今定是非要亲手揪住顾惜枝不可了。
襄王爷被监禁的消息早就传开,也不知阿浔是怎么说服陆云铮的,他瞧着竟当真信服了。
如今就等着瞧,这陆云铮争不争气,能不能“斗”过顾惜枝了。
这水越趟越深,历经两世,如今才叫她觉得,终于要探到底了.......
沈嘉岁捏着信出了神,白芨伸手替自家小姐整理箩筐,瞧见一旁歪七扭八的针脚,已然是见怪不怪了。
这帕子将来都是要赠给新姑爷的,只要姑爷不嫌弃就成。
屋中一时静谧,直到纪宛身边的丫鬟白霜寻来,笑着说道:
“姑娘,马车等在了二门,可以出发了。
”
沈嘉岁陡然回神,一瞧外面的日头,才发觉时辰到了。
江浔在京中择了几处宅院,准备买下一处做他和沈嘉岁的新家。
纪宛很是支持,已先一步去相看了,说好了瞧得差不多了,就派马车来接她。
“来了!”
沈嘉岁先是妥帖地藏好了信,又对镜瞧了瞧,临出门前,却忽而回转。
“姑娘,怎么了?”
白芨候在一旁,还以为是自己忘了什么,却见沈嘉岁在箩筐内挑挑拣拣,忽而抽出一条帕子,揉成一团塞进了袖子里。
“走吧。
”
.......
马车一路驶上了宁天街,四周便要安静许多了,沈嘉岁掀开帘子细细打量四处,忽而在前头瞧见了一人长身玉立,候在路旁。
沈嘉岁瞬间眼前一亮,伸出手去摇了摇。
马车一停稳,沈嘉岁便迫不及待跳了下来。
“岁岁。
”
江浔面含笑意迎上前来,身后跟着南北二风。
“就是此处?”
沈嘉岁仰头,匾上写着“荆府”二字。
江浔点了头,一边引着沈嘉岁朝里走,一边笑道:“这户人家原是南方的商贾,来京有些年头了,家中老太爷年事已高,归心似箭,一家人便回了祖地。
”
“我查过了,确实是户积善的好人家,家中一直和睦,如今便看能不能入得岁岁的眼了。
”
沈嘉岁听闻这番话,心中已生出了几分喜意,又听江浔继续说道:
“安天街人少些,外头也安静,岁岁想要的大院子、大书房,这儿都有。
”
江浔细细记着沈嘉岁当初的话,这会儿一一点出。
沈嘉岁心里暖烘烘的,偏头问道:“我娘亲呢?”
江浔往右前方一引,眉眼不自觉地弯起,“伯母在主院呢,说是要瞧瞧.......喜床放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