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咸鱼被迫考科举 第116节

首页
    会盲目办事儿,做之前定然会请示陛下的。

     宋允知拉过众人,细细商量一番,等到拟好主意后便立马给陛下写信。

     皇上也在等着宋允知的回信,这回冯尚书等人将气撒在宋允知头上,这孩子完全是受了无妄之灾。

    但是这些大臣都说得冠冕堂皇,将他跟宋允知都给架起来了,把当初皇上用的招数又还到了宋允知身上。

     户部的钱没剩多少,皇上心里知道,他本想着,若不然自己拨一笔钱过去,好歹不至于迁都迁得太不体面。

    不成想,允哥儿竟然早就想好了法子。

    打的是还劫富济贫的好主意,但是劫的富不是北方的富人,而是南方。

     宋允知挑中的十几处好宅子,准备请示陛下之后当众拍卖。

     他也知道,陛下入主长安之后肯定会给功臣老臣加恩,赏赐他们宅子那是常有的事。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这封赏,赏赐多了就不稀罕了,更多的人还是得自己赁房子住,或者家底殷实,会买一处做府邸。

     可等到官员们一窝蜂涌入长安城,哪里还有什么好宅子能给他们抢的?乱起来两眼一抹黑,连哪个府宅好都不知道。

     宋允知如今挑出来的这些,都是顶顶好的,而且是他亲自进去看过,地段、景致样样不差,那都是从前王族、尚书等的府邸,他将这些拿出来拍卖,换来的钱就用于重修长安城。

     朝廷没钱,但是有地有房子,直接从权贵身上薅好了。

     皇上一想到这是赚谁的钱,立马就同意了。

     长安那边府宅多,空余太多不赏给人总有人惦记,可是这样白白赏赐给别人,也不划算,况且皇上也不是那么想要赏他们。

    拿出来卖正好,免得那些人想着空手套白狼。

     皇上不仅同意了,还又圈了几处宅子,一共二十户,交给宋允知去卖。

     这事儿皇上也没瞒着朝臣们,第二日便叫人散布出去了。

     建康城内的权贵又何止二十户? 这段时间众人总想着不着急搬家,又惦记着陛下可能会赏宅子,所以便没派人打听。

    怎么如今这情形瞧着竟有些不对,难道陛下没想着赏宅子? 有人坐不住了,开始私下打听起来,甚至还有人托后妃去探一探陛下的口风,就连二皇子都被他们烦得不行,只好去问他父皇。

     皇上一本正经道:“自然是要恩赏的,不过朕只赏有功之臣,无功无过之人,给他宅邸又有何用?” 二皇子纠结一番,追问道:“父皇,那怎样才称得上有功之臣?” “不难,比照着宋允知来就行。

    ” 二皇子陷入了沉默。

     不难……吗? 尽管他看不惯宋允知,可也知道宋允知的能耐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比照着他来,那朝中还有几个功臣? 二皇子出宫后便将打听到的消息给捅了出去,众人听罢,无不忧心忡忡。

    陛下这话等于是堵死了他们的后路,自家人晓得自家事,在朝有无立功旁人不知,他们自己还能不知吗? 这宅子多半是没有自己的份儿了,可若是旁人住的好,自己则远离权贵区,那自家肯定颜面扫地。

     不妥不妥,这次北方的什么“拍卖”,他们势在必得。

     各家纷纷派出管事先去长安城打点。

     如今长安城各处衙门都换上了军中的人,宋允知让他们代管数月,其他地方人员暂未变动,等到陛下迁都之后再定夺。

     代管期间,一应规章制度比较的下过来。

    鉴于宋允知治下甚严,绝不许有仗势欺人的事情发生,所以自从夏国接管了长安城之后,城内的治安反而好了些。

     百姓也琢磨出了差别。

     其实先帝在时,虽然只是短暂的在长安带了一段时间,但那会儿长安也是相对稳定的,比北戎统治时候可要公平公正多了。

    虽然一些当官做地主的每日过的战战兢兢,但这些都与普通百姓有关。

    先帝去世之后,长安城便彻底乱了,等到宋大人率领军队接管之后才重新定了下来,各地的起义军也纷纷被压制住,听闻还是林祁盛林将军带兵镇压的。

     如今这难得的安宁来之不易,百姓们都十分珍惜,也对因为给他们带来和平的宋大人颇为好奇。

     近来,宋大人终于再次有了动静。

     城内最大的酒楼再次开门了,这也是皇家的私产,半个月之前便被查封了。

    这次启封,据说是要办一场什么拍卖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