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立春看他一眼,如果说现在的颜知身上还有一个值得他欣赏的部分,那就是他的气量了。
季立春知道,自己如何自恃才高,却也不过是皇帝派来伺候颜家母子的。
往日他对颜知的那些唇枪舌剑,对方若是一一都往心里去,别说平日里刁难几分,就是吹两下枕边风,恐怕自己也早被皇帝拉去砍了十次脑袋。
他嘴不饶人是天生的,见颜知一味退缩忍让,反而变本加厉。
可他并不傻,内心深处,他知道颜知是大度待他的。
而无法回应这份气量,也是季立春难受的原因之一。
皇帝命他一切只能对自己回禀。
作为一个大夫,他甚至没法告诉颜知,他的母亲林氏已经时日无多。
皇帝上个月便已得知林氏所剩时日不过半年,却显然并未转告颜知。
作为亲生儿子的颜知至今浑然不觉,只是一味信赖着身为太医的季立春会照顾好他的母亲。
夏夜里夜风微凉,季立春就依着颜知,在回廊下把了他的脉。
这一回倒是没再挖苦了。
都是身不由己的人,相煎何太急?
***
不知是否沾了薛王的光,赵珩不再急着催要名单,颜知总算是过上了一阵清闲的日子。
大理寺的事务有宋、陆二人分担解忧,长乐宫听话懂事的薛王也并不令他烦心,甚至连搬进颜府的季立春都开始饶他几分了。
老实说,最后一位是最叫人意外的,颜知本以为季立春这次搬入颜府,别说搅得他家宅不宁,就是把他活撕了也不能解气的。
可恰恰相反,季立春非但嘴上收敛了,还愈发尽心的照料起他的母亲了。
听母亲说,季大夫每日早晚都为她施针一次,令她头痛眼花的毛病缓解了许多。
颜知不知他为何突然改了性子,想来想去,也只可能是赵珩吩咐了什么。
但不论怎么说,单凭母亲的身体日渐好转这一点,他对季立春还是十分感激的。
安逸的一个多月很快过去,八月到来。
立秋过后的第二日,八月初八,这一天,雍京例行举行天子的祭天仪式,以祈求秋天的丰收和国家的繁荣,是为“大衡秋祭”。
鸿胪寺和礼部的官员们早已在雍城城南的天坛准备好了一切祭祀器具和祭品。
庄重的黑绸装点着闻天鼓和高大的烛台,成千上万的都城护卫将天坛附近一带团团围起,以免闲杂人等入内,干扰了秋祭。
都城的百姓也都赶来,想要一睹王侯将相们的风采,却只能远远的看一眼那乌压压的朝臣列队。
一条花岗岩铺成的路直通几丈高的天坛,群臣分站两侧,中间让出一条十人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