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1章

首页
    旁人不识得常欢,萧燚不可能不识得。

     她们初相识时,常欢便负责木良漪的出行,后来才改成的吴柳,她记得清清楚楚。

     “姐姐猜对了,常欢确实跟其他人不一样。

    ” “有何不同?” “我手底下的人,大多来自江湖,自由惯了,并不适合进入官场。

    ”木良漪道,“但常欢不一样,他本就出身官宦人家。

    他的父亲,是嘉宁年间的兵部侍郎,也是我父亲的门生。

    ” 萧燚回忆片刻,终于记起木良漪说的是谁:“那位亲自领兵上阵,被俘之后因不愿投降被北真人当街拖死的储侍郎?” “是。

    ” “常欢是化名?” “是他的真名。

    ”木良漪道,“只不过随的是母姓。

    ” “储侍郎死在嘉宁九年,当时常欢十四岁,北真人攻城之前储侍郎将他们母子藏到了当地一户与他们交情颇深的商户家中。

    北真人为了震慑城中百姓,派士兵强行赶人上街,观看他们如何处置不投降的大周将领。

    常欢当时就站在街边,亲眼看着自己的父亲被捆住双手,由北真起骑兵当街拖行,生生拖死。

    ” 萧燚指节发硬。

    嘉宁九年,北真大举南侵,大周半数河山在半年之间陷落,木良漪方才所描述的场景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是那段时间陷落的城池中经常发生的事。

     “那他是如何到你手下的?” “后来他带着母亲逃到了南面,几年后其母去世,常欢便开始流浪江湖。

    我遇到他的时候,他正在一座破庙里跟一伙私盐贩子武斗,因为有功夫在身,对方五六个人在他手下非死即残。

    ”木良漪道,“我瞧他身手不错,便起了招揽之心。

    ” “常欢行事稳重,极擅隐忍,狠厉世故都不缺,是个带兵和混官场的好料子。

    我把侍卫步军司从赵仓那里拿过来之后一直没有安排主事人,就是在等他。

    此次他立下大功,这便是对他的奖赏。

    ” 萧燚了然,又道:“你从前的经历听上去十分多姿多彩。

    ” “起初几年跟随师父云游各方,过得确实十分精彩。

    ”木良漪道,“以后有机会,我慢慢讲给你听啊。

    ” “现在不行吗?” “现在不行,因为我忽然想起一件正事。

    ” 萧燚以为她在玩笑,谁知却听她接着道:“除了常欢,我还放了一人在工部。

    那人叫孙亭,他做的事,姐姐你一定感兴趣。

    ” 她瞧了瞧周围,凑近小声说:“午膳后,咱们乔装悄悄过去吧。

    ” 萧燚笑应:“好。

    ” 两人围着垂拱殿绕了大半圈,木良漪的双眼视物时仍十分模糊。

    她很快意识到这并非是疲累所导致的,而是别的原因。

     不过好在只是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