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但他心里想的却是,别说请齐安美出面支持他们了,他不帮着海山青等人骂他们就算好结果了。
所以说来说去,此局仍是无解。
考虑过后,林如晦道:“娘娘,臣愿去齐家与齐老太傅面谈。
”
“此事暂且搁置,先别去打搅老太傅。
”木良漪道,“林尚书安心准备考试相关事项即可,确保考试能入场进行,不出纰漏。
”
林如晦听出言外之意,此次考试还未开始,就有人出手搅动了这么大的波浪,那考试过程中的手脚自然也少不了。
“是。
”他恭声道,“臣定不辱命。
”
“不必在这儿站着了,去忙你的。
”
“微臣告退。
”
林如晦离开之后,木良漪首先看向谭万年,道:“本宫上回的疑问,谭尚书可找出了答案?”
轮到自己了,谭万年立即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
他走上前,将一张折叠起来的纸双手递与青儿。
青儿接了,在木良漪面前铺展开来——原来是一张大周舆图。
木良漪低头去看,这张舆图之上原该有二百二十五个州,此时其中的一百零四州被割去,只剩下一百二十三州尚属大周。
在这一百二十三个州当中,东南方向,紧邻着永安的一片区域被人用朱笔圈了出来。
除了这一片区域,还有南方临海的三个州,也被圈了出来。
木良漪嘴角微扬,颇感兴趣地问道:“用朱笔圈出来的这两片区域,有何特别之处?”
“回娘娘。
”谭万年既慎重又小心地答道,“娘娘上次问臣,若要动兵,需提前做哪些准备。
”
“臣给出的答案是,积粮,聚财。
”
“臣用朱笔圈出来的这两个区域,一个是以越州为中心的十州,皆是水土丰茂,粮食高产的区域。
南方沿海三州,则是海上贸易鼎盛的区域。
”
“所以,在此处积蓄粮草。
”木良漪分别点了点两片区域,“在此处聚财?”
“娘娘圣明。
”
“详细说说。
”
“是。
”谭万年又看了眼木良江,得到他鼓励的眼神之后,才稳了稳激动又紧张的情绪,接着道,“臣有两个大胆的提议,想要分别在这两处施行,不知娘娘是否愿意采用。
”
“你说。
”
“其一,降低海州,澹州,渔州三州的商税,减免徭役,大力推动出海贸易。
具体施行细则,微臣已在奏折中一一陈明,请娘娘观阅。
”说完,他又递上一本厚厚的奏章。
木良漪展开看了片刻,既没露出赞同的表情,也没有表示出不赞同。
谭万年心里开始打鼓。
唯恐没有表达清楚,让木良漪觉得他是无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