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4章

首页
    的推文, 他拍的是战地菜市场的样子。

    构图极具冲突张力。

     前景有奔跑的孩子、有彩色的蔬菜、有交谈的人,暖色调的阳光景色,他们看上去日常又温馨。

     但是后景晦暗,因为是一片狰狞的战后废墟,上面还有未干的血迹,一些不堪入目的政治宣言,和一群严阵以待的士兵。

     推文里面写,虽然是战地摄影,游暝却没有像其他记者一样选择拍触目惊心的伤亡,没有拍哭泣、怒吼、对峙、绝望,他拍的是希望一隅。

     于是世界上迟迟有人意识到,在瓦里坦的首都、战事中心,也还有人在买菜,也还有人在生活。

     不然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如果不是文化人总是要抽丝剥茧过度分析地去探究一个优秀作品的“意象”,自诩文盲的游霁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一切有什么相同点。

     就像这会儿他像是第一次知道,这幅摄影作品,也叫做《奥拉维港的早晨》。

     专题片上一期播完,自动播到下一期,这期更聚焦游暝电影外的个人生活。

     当然,不会去揭露游暝的家境和身世的,切入点只是在一些细节身上。

    比如泛泛而谈他跟随长辈的期许学金融,比如他成绩很优异。

     出镜采访的人,不仅有王伯,还有管家邵忠,介绍栏写的都是“游家长辈”,后面采访到了游暝的初中班主任。

    她讲到, “游暝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事儿,就是他很喜欢记录,文字或者是图画。

    而且他本子会打乱顺序用,不会从前往后依次翻这样子。

    他会把计划写到最后一页。

    我问他为什么不是第一页,是不是放在最后用完本子就还可以直接反省一下,是计划,也是总结。

    游暝却只反问我,有规定一定要写在第一页吗。

    当时我就觉得这孩子挺有个性有意思的,和一般的初中男生不一样。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