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若辛摸了摸胳膊上的鸡皮疙瘩,问道:“那你们怎么会一同躺在这里?”虽然何若辛也没本事从骨架一眼看出这两人死去时的年龄,但他下意识就觉得他们不可能终老而死。
“朝廷里矛盾重重,早就积重难返,国家已经在灭亡的边缘。
我征战四方,看够了换子而食的惨象,早就有了反叛之心。
当我刚刚领兵回朝之时,君主竟然一纸文书,要废弃我的官职,只因怕我功高盖主,欲除之后快。
我一怒之下,直接逃离国都,领我辖下精兵,逃至北方,拥兵自重,自立为王。
”说起当时的险境,靖翊语气平淡,却不怒自威。
他嗤笑一声,“随即朝廷派兵剿灭。
我手中精兵只有十万,朝廷却有五十万大军。
可我手下的士兵均是一可敌十的好男儿,几场战争下来,不仅打退了朝廷大军的攻击,还消耗了他们的有生力量。
一时之间,两军僵持下来。
朝廷后来竟然派了伯鸾劝我投降。
”靖翊握着骨架上细长的指骨。
“他一定是左右犹豫。
忠君、爱国两个词有时很矛盾。
”何若辛插言到。
“你错了!”靖翊轻笑了一声,“我的伯鸾可不是这样短视之人。
而且,我也是故意让他们派伯鸾来游说我的。
虽然当时重法轻儒,但是伯鸾却是儒家出身,儒家主张‘泛爱众’‘仁政’,君主不仁,既是错。
伯鸾的心放在苍生,而不在那个昏聩的君主之上。
”
倒是不像之后的某些儒生那么迂腐,何若辛想到。
这个伯鸾也是个难得通透之人。
“我直接将伯鸾留了下来。
他希望看到的平安昌盛、国泰民安,我会亲自为他创造。
他想一展所长,我也会想方设法让气实现。
为此,我一路驱兵,直逼国都。
”
“我被一直的胜利冲昏了脑袋,忘了朝廷就像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当我举全兵之力,攻打国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