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就很不错,你去讨来。
”
“到凤仪宫找绛萼要就是。
”皇后吩咐。
“是,奴婢这就去。
”太监领了命,顾不得膝盖上的血,出门时用眼神知会了同僚,匆匆奔去。
御前只剩下莲奴收拾一地残渣。
雍盛招来谢折衣,道:“皇后样样精通,字写得一定也是极好的,刚好可以教教朕这块朽木。
”
谢折衣不知他唱哪一出,随手挑了一只小狼毫,随手写了一行字。
字字有傲骨。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
”雍盛拊掌赞美,“起笔沉顿,转势如阵云遇风,往而回转,收笔回锋藏颖。
好字。
”
“圣上自己写起字来疏忽潦草,品鉴其别人的字来却是头头是道。
”谢折衣搁笔,“想来圣上的字,修的也是藏锋。
”
雍盛拿起那只小狼毫,在谢折衣那行字底下对照着写,低声道:“秦道成已死,礼部尚书之职空悬,按理应以侍郎吴沛擢升递补,太后却迟迟不下懿旨,恐怕心中另有人选。
”
他自案上堆着的一摞折子里挑出两份,打开,置于案上,引谢折衣去看。
“这是两名官员的举荐折子。
”雍盛埋头,一笔一划地写着“君”,“举荐的可都是太后的人。
”
“马上就是太后千秋,届时大小事宜皆绕不开礼部。
”谢折衣轻扯嘴角:“这也在意料之中。
”
“嗯。
”雍盛抽空瞥了眼谢折衣,“你可知你父亲在朝中有个外号?”
“什么?”谢折衣慢慢阖上那两本折子,物归原处。
“叫谢半朝。
”雍盛道,“满朝文武,有一半都是他的人。
而从他手里提拔上来的官员,又叫做谢选。
朕原以为清除一个秦道成,便堵住了源头,又借着科场的案子黜落了许多人,却不想仍是低估了这些年来枢相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