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她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为什么赵朔到现在都不肯改变心思,仍然将目光只放在最小的儿子身上呢?不过是因为那个预言罢了。
三易而亡,三易而亡呀。
那是多少尸山血海,多少生灵涂炭,都被这句轻飘飘的话推翻。
赵朔是不敢再试了的,他一辈子披肝沥胆换来今天,自然不甘心后世只落个迅速的风流云散。
他已经与命博了一辈子,自认毫无辜负,也不愿意再多流血,于是准备顺应天命了,皇后却起了不服的心思。
凭什么呀,都是姨同父所出,她的儿子们究竟是哪里有错,究竟是什么比不上旁人?她心里知道赵霈还小,难以分辨贤愚,未必就比自己的儿子更好,赵朔只是不肯试了,毕竟于他又没有分别。
从前她说的是真心话,纳一个巫女,生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孩子,可谁能料到那时候赵朔就开始布局,就开始谁都不信了呢?夫妻离心不能怪她,分明是赵朔先防备自己的。
做妻子的倘若回敬,也是应当的,不是吗?
她这几日将几个儿子轮流召入自己宫里安抚一番,嘱咐他们不要轻举妄动,静听自己的消息,又仔细分辨,想看看谁才是最乖的儿子,从中挑选一个出来。
她不肯让赵霈登基,自然就要出示自己的人选。
就在这样诡异的氛围之中,册封赵霈为太子的诏书写好了,赵朔召见皇后。
他其实还没有病到起不来身的程度,殿里开着窗,有清淡香气,赵朔拥着大氅坐着,看起来只是有些怕冷,气色倒是不错的。
夫妻二人摒退从人对坐,彼此神情都很泰然。
赵朔先将诏书给皇后看,明示了自己的意图。
皇后立即下拜:“臣妾有不情之请,求陛下不要为臣妾日后计,过继惠王吧。
”
赵朔微笑着,伸手要扶她起来:“你是我的发妻,我怎能不为你做打算?”
夫妻二人满嘴鬼话,谁也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