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8章

首页
    变,并不多说了。

     争执过了没有多久,北戎的挑衅变成了惨案。

     他们攻破了一个县,将县令崔宁抓起来剜目剔骨,百般折磨后杀了。

     崔宁是金门殿里出去的人里面名声最响的一个。

    他在金门殿的时候,和齐昭昀不投脾气,经常言语之间多加品评。

    齐昭昀对外一向有雅量,并不与他争执。

    但无论如何崔宁的名声靠着清谈出去了,后来任职的时候他倒没有留在朝内,而是自请到刚刚克复的北方去,哪怕做个县令,慢慢来。

     他有经世致用的心,又愿意吃苦受累,赵朔当然十分欣悦的准了。

     没有几个月,他被北戎人杀了。

     要说北戎人杀他,未必是一种处心积虑的羞辱,而是以此为乐。

    他们固然知道此举会招致朝廷的报复,但却并不以为朝廷能做出什么真正的反击——赵朔始终命令防军收缩阵线,不与他们交战,守城为上。

     为的是争论出一个结果。

     然而崔宁死了的消息传进新都来,齐昭昀坐不住了,上疏针对如何与北戎作战,洋洋万言都塞到了赵朔的案头。

     群情激愤不必提,连赵朔也觉得自己忍不了了。

    他节衣缩食与人为善,为的可不是被人骑在头上为所欲为,而是为了将来的胜算更大。

    但现在看来,不打北戎是不行的了。

     于是选择命顾寰出征。

     他没有真任命,自然有赵渊先前激烈反对和亲一事的原因。

    叔侄二人感情不如从前,但也是为了把这件事处理成国事,而非家事。

     当时不愿意打仗不是为了赵渊要打,现在要打当然也不能是因为赵渊争赢了。

     赵朔还有一层考虑,顾寰是以骑兵冲杀成名,他在不同地形之中指挥得宜,作风细心大胆,又没犯过贪功冒进的毛病,让他去是最好的。

     赵渊如今毕竟心存怨气,倘使叫他去了,和北戎人兵戎相见,生死关头,未必能够听从朝中指挥。

     倘使最后仍旧要议和,那就最好还是不要打得太伤筋动骨。

     于是是年顾寰再次出关,迎击北戎。

     第一百零七章,春分之际 临行前,顾寰到齐昭昀府中辞行,被留了一夜。

     是时金风飒飒,两人夜卧静听风声,顾寰说:“我此去或许要滞留许久。

    过上几个月天气转冷,我就得据关而守,巩固防线,不能出击。

    等到来年打退打散了他们,恐怕还不一定回来。

    我只有一件事托付给你,就是长姐,她在宫中并无支持,虽然陛下宠爱,我本来应该放心……但近来总是心事重重,有很不妙的预感。

    我所亲近的人,除了你就是她了,我想,你是一定能照顾好自己的,所以把她托付给你。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