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5章

首页
    只有一项,于是垂眼道:“侄儿有罪。

    ” 他认了错,但一副“我知道,我不改”的样子,赵朔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拖字诀于是上阵:“我已派师夜光去旧都修建佛寺,一年半载是回不来的,接下来就是北伐,你领一军,这是国家大事,推拖不得,我就等着你捷报频传,万勿令我失望。

    ” 赵渊抬起眼,带出几分喜色:“不敢辱命!” 他大约以为赵朔并无拆散二人的意图,又绝不可能拒绝北伐的任命,何况此事早定,人人心中有数,如今只是说出来了而已,于是干脆的答应了。

     高氏如今气数已尽,子孙不肖是没有办法的事,何况运道尽在赵朔这里,他们也只是苟延残喘。

    北伐难就难在长途奔袭,以及粮草军械辎重运输,一旦粮草断了,前方大军势必无计可施。

    要说在登基没有几年的时候就再次大兴征伐确实是件冒险的事,打仗要钱,要人,要粮,哪一件都不容易。

    虽然刚开过吏治清明,但是国库没有钱,就是没有钱,打这一场仗殊为不易,因此只许胜,不许败。

     这么急的原因不过是为了一个天下之主,实至名归。

    何况不趁着高氏已经到了积重难返一鼓作气打下来,就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将来只会成为顽疾。

     赵朔正打算为自己的继任者,不管是谁,做好一切能做的准备,推平所有障碍,不光卯着劲要打北方的高氏,就连将来巫国也不会放过,见赵渊胸有成竹,慷慨激昂,也就暂且满意,缓缓点了点头。

     至于他和师夜光……容后慢慢的着手吧,急是急不来的,也没有必要。

     第九十三章,前奏 自古以来大军出动,最要紧的就是粮草的运输线。

    出征地越远,粮台越是难以及时供应,断了粮草就是断了命,一旦深入交战,立刻性命攸关。

     历次北伐,除了粮草,至关重要的就是天时,最长不过孟春出征,孟秋还朝,一到冬日朔风一起,就不是将士们能够抵御的了。

     好在高氏盘踞之地既不在大漠荒原,他们自己也不是逐水草而居的北戎,既不存在孤军深入,也不会轻易断绝粮草,难度降低了许多。

    之所以兵分三路,狮子搏兔,为的当然是万无一失。

     何况收复北地,接下来自然是全盘接手,更名改姓,驻军戍边——北戎这几十年来气焰一样相当嚣张,和高家子孙颇有勾连。

    他们固然不可能为了高氏与皇帝的征伐全力以赴,赵朔现在也不想和他们短兵相接。

    打是固然要打的,但不能是现在打。

     打了就陷入无休无止的战事之中,现在国内百废待兴,这一仗还不到开打的时候,此行能够打散高氏伪王,就是很好的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