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难题;儘管她其实早就隐约察觉到真相。
韦嘉恩就是在这个时候遇见「纸船」的。
当时她有追踪一个交流网络文章的粉丝专页,那天正好有人在专页里贴了「纸船」的部落格;韦嘉恩后来才发现到那篇贴文底下的留言以负评居多,不过那时她已经受到「纸船」那没多少人理解的魅力的吸引。
那并不是一篇令人愉悦的故事,读到一半的时候韦嘉恩几乎感觉看不下去,但她向来不喜欢中途放弃,就连最烂的电影她都会坚持看完;而这篇故事还不至于差劣到那个程度。
故事大概发生在一个欧洲城市──之所以不确定是因为故事里从没提及过半个地名──,主人翁是一个出生孤儿院的男孩,他所住的孤儿院并不是电视上所见的那种慈善机构,里面的修女也不是人美心善的天使,相反,院内的修女虽然总在脸上掛着慈爱的笑容,实际上却是将院童视作麻烦,她们称呼院童为「没人要的」,会肆意使唤小孩,甚至会在院童犯了诸如打破碗盘之类的小过失时痛打他们。
在修女洗脑式的管理下,包括主角在内的院童们都深信是因为自己不够好──不够聪明、不够漂亮、不够乖巧──,当初父母才会拋弃他们,也相信只要自己变得够好,父母就会回来接他们回家,外面的人也不会再用看见过街老鼠的眼神看他们。
他们相信爱──父母的爱、修女们的爱,甚至是镇上人们的爱──要靠努力赚来,并为此竭力,希望终有一日自己不再是「没人要的」。
直至一天,孤儿院来了一个新修女,那人跟院里的其他修女都不一样,她穿着同样宛如丧服的修女服,脸上却从没露出过那种虚假的笑容。
她的眼里带着怨恨,骨子里的叛逆连那身象徵规矩的修女服都藏不住。
她会告诉院童永远不会有人来接他们,会对他们说他们之所以被拋弃,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好,而是因为他们生来就是不被需要。
为什么要对小孩子说这么残忍的话?一天,男孩在另一个小孩被修女的话弄哭后跑去质问修女。
修女直直望进男孩眼里,脸上带着轻蔑。
「因为只有认清现实,你们才能前进,才不会再被那些虚假的美梦矇骗。
人们总说只要肯努力就能改变现状,要我说的话,那些不过是不切实际的理想,是用来骗你们这些无知的小鬼头的大话。
现实是总有一些状况,是再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的,因为你们只是凡人,你们改变不了他人,更改变不了世界,唯一能改变的就只有自己。
所以,逃走吧,不要再想着改变那些你们改变不了的东西,不要再受那些毫无根据的谎言蒙蔽。
你们真正该奋力去改变的,是那个总是过分努力地试着去改变那些改变不了的人或事的自己。
」
这一席话犹如当头棒喝,无情地将她一直视而不见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