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轻轻叹息一声,“甘卿请细细说来,寡人愿闻其详。
”
第二天的早朝,甘罗出列,说前有郑国包藏祸心,后有嫪毐聚众谋反,还有近期的成蟜叛乱,背后都有外来的、在秦国当官的卿、士在推波助澜,这些客卿唯恐天下不乱。
甘罗提议驱逐所有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有二心的客卿。
秦王政假装被上卿甘罗说动,下了一道逐客令。
在秦国的各个郡县的范围内进行了广泛地搜查,但凡是其他国家前来任职的宾客,跟境外势力有密切关联的,一律驱逐。
这其中,由吕不韦引进、或者提携的外来人才占了足足八成。
这道政令一出,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虽然大家都对客卿有意见,主要是眼红客卿那优越的待遇。
渴望享受同等的晋升机会。
然而谁也没想到,上卿甘罗会唆使秦王政颁布逐客令。
怎么说呢,就挺意外的。
这条政令具体执行起来,朝堂上一下子就空了一小半,在五天的期限之内,来自六国的游说之士都得离开咸阳。
这座本就繁华拥堵的城池,变得鸡飞狗跳,时常有马车、牛车、手推车,满载着大包小包、妻妾儿女,堵塞街道。
吕不韦已经没有官职在身,又特意告了病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势力烟消云散。
朝堂上多得是见风使舵的人,意识到吕不韦大势已去、大祸临头,纷纷以最快的速度跟他划清了界限。
竟然只有甘罗等极少数人,依然对吕不韦恭恭敬敬。
李斯作为客卿,又曾经是吕不韦的门客,也在被驱逐的名单之上。
他想不通,或者说不能接受现实——他辛辛苦苦地协助郑国修渠,一连数年,风里来,雨里去,人都苍老了好几岁,终于盼到郑国渠完工,他被调回咸阳,担任客卿。
升官了,事业总算步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