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琨觉得隗林太夸张,吓唬小孩——就算六国的质子都要上场,在游猎中比拼箭术、马术,秦国多少好儿郎,至于让一个小孩子去猎场上争光吗?他还不想给熊瞎子加餐。
不过,宗室这边,大概率轮不到他上场。
不是还有兄长吗?渭阳君赵傒(子傒)的步射、马射都是宗室第一。
如果非要挑一个人代表宗室的孩童,赵婴(子婴)就很不错,他和赵琨一样,也是公子政的叔叔辈。
但赵婴的身材比较健壮,舞刀射箭皆是一把好手。
赵琨向甘罗确认:“秋狩的时候,不会让咱们上场喂老虎吧?”
甘罗想了想,回答说:“不会,六到十二岁之间的孩童,需要先生举荐才能上场,而且就在这附近游猎,猎物都是严格筛选过的,大约只有野兔、野鸡、山猫、鸟雀之类的小动物,不会很危险。
只要隗先生不推荐……隗先生应该不会推荐我,但镐池君是王上的亲弟弟,还真说不准。
就算不上场,游猎的时候,我们也得来这里旁观。
公子政和蒙四郎肯定要上场,到时候让蒙四郎打两只兔,咱们几个一起烧烤。
”
赵琨:“……”
简直丧心病狂,他这么小,就要参与秋狩游猎!就不能给孩子放几天假嘛?
赵琨深呼吸,平心静气地问:“诸子百家,王先生是法家,卢先生是儒家,隗先生是哪一家的?为什么如此严厉?”
甘罗莞尔,“隗先生是道家的博士。
”
赵琨十分诧异:“道家不是讲究‘顺其自然’?怎么还不允许学生的射艺天赋不足,拉不动弓,射不中靶?”
甘罗眨眨眼,说:“隗先生以前是兵家的。
后来,他两年内上疏九次,被驳回了八次,先王只纳谏一次,大王从不……隗先生被打击得不轻,于是转修道家的黄老之学,在终南山搭了三间小木屋,没事种种地,打打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