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谢铮如何跟家里说的,这次回山,他跟着一道,一起的还有谢怀仁、何氏。
谢烨猜测应该是先跟麻家表态,要是人有意愿,后面得着媒人上门提亲。
只是她没时间关心这些。
回山的人还没走到修路的路口,拉着鲜玉米、番椒、番茄的骡车已经疾驰而过。
知道他们赶时间,只与押车的人招手示意。
柏俭嘟囔:“快要秋收了,八哥啥时候回来。
”到时候家里还得盖新房呢,这可是十一堂弟专门叮嘱他的。
“快了吧。
”谢烨也有些惦记,不过想到接下来要忙,叮嘱道:“你和四哥盯紧点,送出去的鲜玉米不能糊弄,这次是生的带苞皮卖,要是品相不好坏铺子名声。
”
第101章
修路的人都觉得惊奇,四下打听这白云岭住着啥人,半个月前才出去了一趟,没几天汉子们都坐着骡车回了。
结果,不出三天,这些人又背着背篓来,这期间总是在后面才修好的路上歇着的骡车可算派上用场,大箩筐大麻袋装得满满当当。
众人都好奇啥东西。
白云岭人也不藏着掖着,只道南边传过来的番邦的粮食,现在正嫩,直接煮了就能吃。
玉米,没多少人听说过,不过离县城近或是经常与商队打交道的匠人却是听过,打听好吃不。
见状,柏温来了精神,回山找人背玉米背铁锅出来,当即在旁边架了三块石头支起锅煮玉米。
两刻钟的功夫,香甜味一飘出来都没人有心思上工了。
管事知晓白云岭在县令大人那里不一样,没法将火气撒到白云岭人身上,只得挥舞鞭子呵斥修路工加紧干活。
晌午吃饭的时候,就有人过去打听。
也就玉米和大锅是背出来的,柴火就近捡,水是附近山泉口接的,也没多收,一个三文钱,五文可以买两个,这样两个人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