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堆利国利民的事儿后,宇文神阔语重心长道:“所以为千万学子,请大王割爱。
”
高素之没说话,颇为为难地看了眼一言不发的泰始帝。
泰始帝立马想到内侍先前从齐王府要酱料时带回的话——这会儿高素之也想跟他谈条件。
有功当有赏,泰始帝并不会吝啬。
但他想到高素之曾经火烧王府的事,也不敢让他如诸王般入六部历练。
斟酌片刻后,他道:“齐王高素之,朕之长子,聪明绝伦,以之为齐州都督,诸卿以为如何?”
本朝置有都督府,可神武、泰始二帝在时,废置不少,已经不像前代那样能领诸州军事。
当今东宫未立,泰始诸子皆不就藩,都督、刺史等职务也是遥领,算是个虚衔。
但就算是虚衔也是有其意义在的。
自从泰始十五年,齐王被改封后,看似在名头上得了恩宠,实际上身上空有爵位,无一官半职在。
殿中宁静片刻,往常宰臣们一定会争执,要用齐王不慧等理由劝泰始帝改主意。
现在齐王大喇喇地坐着,他们还试图从齐王的手中捞取好处,哪里还能说什么?亲王遥领都督、刺史本就是惯例。
于是在沉默片刻后,宰臣开始“陛下英明”了。
高素之也很满意,慢慢地走入宰臣的视野,又捞到一份不用干活能照领俸禄的职务,至少在头衔上像个正常的亲王了。
她心情一好,就很痛快地将手中的工匠借出去了。
等到工部、将作监学会了,还是得将人还给她的。
等到这日黄昏的时候,晋王、魏王府上也打听清楚消息。
高望之起先听见长兴园被弹劾还挺高兴的,看着那花里胡哨的册子只想发笑。
可魏王府上的幕僚没高望之那么乐观,他们看见册子后也意识到了什么,忙不迭跟高望之说明。
良久后,幕僚叹息道:“这是功在千秋的事情,读书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