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2章

首页
    ……也许额娘会直接在宫里发疯,朕一点都不会意外。

    ” 耿舒宁更:“……”不得不说,四大爷,你真相了啊!! 第112章 正史上,在胤禛继位后,被亲儿子封为仁寿皇太后的乌雅氏,以“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一句话,给了八爷党和与雍正不对付的朝臣攻歼他得位不正的机会。

    [注] 现在自家这位老天爷喂饭吃的蓝盆友,一脸悲凉冷静地分析,丝毫不差,叫耿舒宁觉得……有点心疼。

     怎么说呢? 胤禛打小就是那种言简意赅,开口就噎死人的性子,又是个皇子……老实说,耿舒宁觉得他小时候有点青春疼痛文学的意思。

     哪怕爹不疼娘不爱,胤禛好歹也是皇贵妃养子,生母得宠,宫人轻易不敢怠慢,金尊玉贵养着,没人敢给他挫折叫他成长。

     在这种情况下,他受到的最大挫折来自期盼良多的生母,又是小孩子,说话没分寸……不能说他没错,只能说可以理解。

     而太后,耿舒宁听着,感觉她比胤禛还像被人惯坏的小孩子。

     这也不难理解,太后是康熙唯一一个不是秀女的妃子。

     十五入宫,十八生子封贵人,二十岁封嫔,二十二封妃,晋位速度在康熙朝已经算是坐火箭了,可谓风头无两。

     入宫前作为满族姑奶奶,家里宠着,虽因包衣身份小选入宫,但乌雅家在内务府势力不俗,也受不了什么委屈。

     等得了康熙的宠爱,加之自己心计和某些时候情商都还算在线,更加不会受什么委屈。

     这样温室里娇惯出来的女子,以自我为中心再正常不过,一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好似谁都对不起她。

     胤禛犯了错,即便被德妃再三拒绝抚养,也还是得忍下所有的委屈恭敬对待生母。

     即便乌雅氏一而再再而三伤害他,他也得粉饰太平,否则就是不孝。

     而太后又为胤禛做了什么? 她身为答应,按大清变态的宫规,本来就抚养不了自己的儿子,是她自己选择走门路进了承乾宫。

     即便不是孝懿皇后抚养胤禛,也不会是她。

     她因为儿子不肯帮她做承乾宫眼线,对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