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娇养太子妃 第77节

首页
    的路上,有人拦驾告御状?” 黑暗中,裴琏眼皮轻动,低低嗯了声。

     明婳:“到底是什么冤情?竟将人逼到拦驾告状。

    ” 须知按照《大渊律》:「御前失仪,或惊驾者,轻者杖五十,重者黔面,徒流刑,放八百里。

    」 便是轻刑的五十杖,也能要掉寻常人的半条命。

     是以历朝历代,鲜少有人敢御前喊冤,据说上一次有人告御状还是二十年前,一个小娘子全家六口皆被恶霸害死,于是不惜惊扰圣驾,求个公道。

     最终恶霸被绳之以法,只那小娘子瘦骨嶙峋,五十杖打下去,没两日也一命呜呼,据说她死之前还高喊皇恩浩荡,今朝大仇得报,死也瞑目。

     再之后便是二十年后的今日。

     那妇人敢以身冲撞刀刃,定是有大冤。

     裴琏知道他这妻子一向喜欢看话本、听故事,且这事也算不得什么机密,略作斟酌,便与她说了。

     “寡妇罗氏,河北道幽州人士,其子罗元晋原为幽都县的县衙主簿。

    永熙二十年三月,罗氏的外甥成婚,罗氏回乡下娘家吃喜酒。

    不料翌日县里来人寻她,说是她家昨夜走水,儿子罗元晋与儿媳柳氏,包括两个孙子、一个不足周岁的小孙女,连同婢女奶娘一干家仆,共计十三口,皆惨死火中。

    ” “若非娘家兄嫂多留罗氏多住了一夜,罗氏怕也葬生于火海。

    她年少守寡,含辛茹苦养大独子,本是苦尽甘来,含饴弄孙,谁知一遭家破人亡,徒留她孑然一人存世。

    ” “唉,世事无常,然后呢?” “然后……” 裴琏想到罗氏递上的那封血书,以及太医替罗氏处理伤口时,竟在她背上发现刺着“冒赈侵贪,官官相护”八字。

     这些便涉及机密了。

     他并未提及,只道,“罗氏怀疑那场大火是有人蓄意谋害,并非县衙论断的意外走水,便开始写状纸,一次次去县衙请求重审。

    幽都县衙驳回,她便告去范阳郡,郡府衙门驳回,她便去别的县、别的郡继续喊冤……” “五年间,河北道十三个州府的衙门几乎被她走了个遍,无人受理她的案子。

    大抵是心灰意冷,她便孤注一掷,前来长安告御状。

    ” 明婳闻言惊呼:“从幽州来长安,她一个人?” 话落,帐子里一片阒静。

     明婳也从这静谧里意识到自己的失言,讪讪道:“我…我一下忘了,忘了她家里没人了,我不是故意的……” 她只是太惊讶,幽州到长安的距离,丝毫不逊于北庭到长安。

     那么远啊,一个人走来,那得多艰难。

     “她五月到的长安,父皇去骊山行宫那回,她便想拦驾,只那回随行兵将森严,她没寻到机会。

    此次去国子监,随行禁军较少,她便不管不顾冲了上来。

    ” 明婳听罢,心下唏嘘:“当真是不容易。

    ” 有勇有谋,又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虽未曾见到那位罗氏,明婳心下对这位妇人既敬佩又同情:“殿下,她都这么惨了,那五十杖能不能和父皇打个商量,免了呢?” 裴琏:“律法如此,岂可包庇个人。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