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俩人都请了假没上班,带着孩子去了趟医院。
去医院找了熟悉的耳科大夫,就请人家帮忙看看,这个耳蜗孩子能不能用。
那大夫不过是小城市的大夫,学历才是个医专,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省城人民医院做培训。
这什么人工耳蜗,他也只是听说过,哪里见过呢?
不过虽然只听说过,这个原理还是知道的。
小心翼翼地帮忙给孩子戴上,事先跟孩子说了,一有不舒服就马上打手势……
冯囡囡眨巴着眼睛,一动不动地等着大夫给她安上那个奇怪的小东西。
忽然她睁大了眼睛,看向自己周围。
五官科的门外,传来小男孩哇哇的大哭声。
那是对面口腔科长了蛀牙的小男孩看到医生手里的钳子给吓出来的。
冯囡囡仿佛一下子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她看向门外,又看向自己爸妈,也张大了嘴,学着发出了啊啊的声音!
第一次发声,哪怕是个粉嫩可爱的小姑娘,那声音也是干瘪走调,谙呀难听的。
然而这声音,听在冯老师两口子耳朵里,那简直比仙乐还要动听一百倍!
当时这两人就眼泪哗哗的了。
人家大夫虽然不是孩子爸妈,可看到这神奇的一幕,那也是跟着高兴啊!
特别认真地帮着给孩子做了些基本的听力测试,又叮嘱了冯老师他们好多的注意事项。
其实也想跟冯老师打听这个高科技宝贝,是从哪买的,花了多少钱来着。
但冯老师哪知道呀?
他还是一头懵呢!
而且这说不说的,不也得问问江易吗?
万一就只有这么一个,那告诉大夫有什么用呢?
“江易,啥也不说了,你送给小囡的,哪是礼物啊!这就是雪里送炭,救命的呀!”
“我都听大夫说了,这个在国外,好像都是好几百外币呢,换成咱们这儿的钱,那不得几千啊!你都帮了这么大的忙了,我们也不能就舔着脸白拿啊!”
“这不是……把攒的钱凑了凑,先拿过来些,剩下的,我们慢慢攒!每个月都先还你!”
冯老师眼含热泪地塞给江易一个信封,这信封还是鼓鼓的。
这会儿纸币最大的面额就是十块。
江易估摸着这里头少说也得有五六百块了。
他也不矫情,当着面打开了信封,快速一点。
居然有一千!
好家伙,这年头老师的工资也不算高,应该是五六十吧,再加上妻子的工资,算是一百吧,要不吃不喝差不多一年才能攒够这么多的钱,更何况冯老师他们还时不时地要带着孩子去各地求医?
江易就笑了笑,当着他们的面儿,拿了十张十块的。
“冯老师,其实这个小东西真的没花我多少钱!就是碰巧了,遇上一个从东尼国来的华侨,他正好家里有人用到这个……不过后来也没用上,留着这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