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第124节

首页
    三轮货车的市场已经不局限于义安了,而是整个省城。

    别说每个月两百多辆,你就算再扩大产量十倍,也能给你吃下来。

     而要三轮货车要扩张,也开始出现各种限制。

    比如柴油发动机,洪城的五铃发动机厂上次就说了,要大量购买的话,就得订生产协议,总不能人家为了汽车厂增加生产线投入不少钱,到时候用几个月又突然不要了。

     现在汽车厂三轮货车用的发动机是从好几家厂订购的,比起来还真是日资合作的五铃发动机最好。

    而其他厂也是这样的情况,你要几十台没有问题,但要的多,人家还真卖不了。

    汽车厂想突破柴油发动机限制,目前只能是再多找几家柴油发动机厂,毕竟柴油发动机厂在国内还有不少的,不像汽油发动机,就那么几家。

     另外的办法就是跟人家签协议,人家工厂去增加生产线。

     而罗成却想的不一样,这柴油发动机恐怕得安排上研发了。

    因为现在不光是三轮货车用的是柴油发动机,叉车也是如此,甚至以后的大货车还是会使用柴油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其实从经济和实用方面来讲,是比汽油发动机好的,而且用途更广泛。

    小汽车为什么不用柴油发动机,主要是噪音大,震动大,提速慢,很难形成高转速。

    要是车子小的话,这些缺点就会感觉很明显。

     但柴油发动机的好处更明显,柴油会汽油省油耗。

    柴油发动不是依靠火花塞点火的,而是通过压缩气体产生高温让柴油自然的。

     可惜的是,两种发动机运行原理罗成懂。

    但技校学生,有几个去拆发动机修理,哪怕是修车厂的学徒工,发现发动机坏了,基本也是劝车主更换发动机,没几个有技术去修理的。

     虽然两种发动机有很多相通的情况,比如进油管道,冷却方式,运行后的动力传动方式基本都是一样的。

    但光点火方式不同,不懂原理的话,也是隔行如隔山。

     但罗成有系统,就完全不一样了,身为国企工厂的厂长,真的去要一份柴油发动机的结构图纸应该不难。

    到时候对比一下组装结构,直接针对一些部件去签到就行了。

    而且罗成之前弄汽油发动机图纸,也不是白弄的,可是每天自己都在学习。

     到时候再拆一台柴油发动机,都不用拿汽油发动机去对比,就能看出哪些地方不同。

    这样一来,针对性部件签到,应该要不了多少天就能把柴油发动机弄出来。

     以其去让其他厂增加生产线扩张规模,还不如自己去搞。

    主要是自己搞,产量起码能控制在自己手上,性能还比其他厂的好还。

     另外就是手动叉车和各种托盘的事情,木托盘的事情交给龙津镇的合作社去搞了。

    那边将会扩大生产,加工价格也会降低。

    但钢铁托盘,其实一些港口用的更多。

    这托盘不光是手动叉车要用,机动叉车也是一样要使用的。

    新大型厂房不是已经可以使用了嘛,到时候发动机生产组装线弄到一起去。

     到时候一楼生产零部件,二楼组装,甚至连配件仓库也跟是一体的。

    大型生产厂房,自然是要做到生产组装存放一体化。

    规模起来后,已经不适合跟其他产品部件共用一个仓库,而且哪怕车间距离不远但一个组装,还要跑几个车间,太耽误时间了。

     甚至,罗成都想好,等从sh城回来,新的那种两层大型厂房的,他还要进行改装一下。

    在厂内部安装升降台,这楼下生产好的零件就可以直接升降到二楼进行组装了。

    否则搬运的话,都是金属产品,重的很。

    搬运工人虽然不值钱,花几千块自己弄个升降台,可能要工人干很多年。

     但不能一直考虑工人红利,为了让更多的工人有活干,而放弃技术的发展升级。

    一个升降机,起码减少两个工人干活,而且还是很久才能回本的那种。

    而新工厂车间好几个,这光搬运工就得少用十个左右。

    十个就业工作岗位,甚至以后更多,就因为一个升降机就没了。

     可罗成觉得是有必要的,以后等更多的产品出口了,就能建设更多的厂,现在少了这些岗位,以后增加的更多。

    如果产品没竞争力,要是连义安都走不出,那的确不用考虑机械化生产。

     生产方面,罗成在会议上主要说的就这些,因为有不少人没来,叉车和方块车2.0就先不谈,等过些天人来了,让他们努力生产就是了。

     而另外要谈的就是工厂其他方面了,让后勤部张主任安排人去把老的办公楼刷白一下。

    当成工厂的保育室,这学校是要建设在工厂外面,但保育室是需要建在工厂里面的。

    保育室不是幼儿园,是0~3岁小孩待的地方。

     这年头女职工要是生小孩,最多就一个月的假,坐完月子就要来上班。

    而小孩喝奶怎么办,就是到保育室去的。

    有小孩的职工,是有喂奶假的,多大的小孩多少时间喂一次都是有规定的。

     而保育室肯定要请保育员,这是人事科的事情。

    也尽快落实,不但要有保育室,还要有托儿所,也就是幼儿园,是三岁到五岁小孩待的地方。

    有些夫妻,还真有没人带小孩的局面出现,这三到五岁的小孩,没到上小学的年龄,要是没托儿所,基本上就是找邻居帮忙照看。

     汽车厂的职工小学,也建设完成了,按说是五个年纪。

    但建设的是一栋两层的和一栋三层的教学楼。

    楼层低建的快。

    而且小孩子,弄那么高的楼干什么。

    另外就是还有一栋小型的教师办公楼,以及学校食堂。

     而小学自然得有操场了,并且还有一排用水泥砌的兵乓球台。

    这些都是搞好了的,现在要弄的就是水电了,但教师的话,得赶紧让刘科长去教育局招人。

    并且让张主任散会后去宣传部让广播员徐海棠通知所有人,有适龄小学的职工子女,今年可以就读于自己厂的职工小学了。

     职工小学,汽车厂的职工学费不要钱,但要交课本费。

    不管现在还在读几年级的学生,都可以转学过来。

    保育室,托儿所这些,都要通知下去。

     现在可没九年义务教育,上学还是要花钱的,只不过不多,学费加课本费一个学期好像是两块左右。

    但汽车厂的职工小学,起码可以对职工免了学费,课本费是不能免。

    课本的话,汽车厂都要花钱去教育局指定的地方花钱买的。

     职工小学和职工门诊一样,也对外经营,同理,对外的话,不是汽车厂职工的子女,要读厂里的小学也可以,要交学费。

    有些住职工小学附近的人,如果是刚好上一年级,下半年开学新学期,可能就会有不少人带着小孩来报名的。

     “罗厂长,这职工小学算是工厂之外的体系了。

    招老师的话,福利标准也按照我们汽车厂这边来嘛。

    ” “嗯,我们工厂职工的学校,自然也就是我们自己的老师职工了。

    也按照我们工厂这边一样来。

    除了工资按照教育局那边规定的来,福利走我们这边。

    不过我们汽车厂福利可不差,刘科长,你可得尽量让那边送些优秀的教师过来。

    ” “罗厂长,没问题,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