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鸽子市买粮,甚至还能救济一些人,让其他人也不需要冒风险去鸽子市了。
这罗成的工资这样高,在这个时代,想花掉都难。
这弄个炒菜的,起码以后想吃什么也方便,甚至以后弄各种小吃过来,只要不是个人经营,以工厂的名义搞就根本没有问题。
挣的钱也都是要上缴的,只要搞的时候派人去申报一下就可以了。
新品展示的活动算是比较圆满,特别是汽车厂的大型食堂,招待百来人轻而易举,大厅里弄点位置出来,拉一条绳子就行。
卖早点和炒粉的窗口,专门弄了一些菜和主食招待不请自来的一些人。
起码有肉有蔬菜,只不过蔬菜不多,大白菜倒是有一大盆。
这些小企业和单位负责人,其实平时没招待的时候,也是在自己单位的食堂吃饭,一样没什么油水。
而且吃饭打菜一样是要给钱给票的。
有这样的招待不错了。
而包间里才是主要接待的客人,好在有三个包间,否则临时多了昌城书记一行人,恐怕都不好安排。
当然了,包间里肯定要加桌子才能坐的下,加桌子的空间肯定是够的。
这次罗成倒是想让徐海棠和李小彤来给书记陪吃陪喝,却是不敢了。
级别太高人又多,这要是陪的话,喝酒都得敬,她们是有点酒量,但也扛不住这样的场面。
不过让她们两放弃这样混吃混喝的机会也难,两人跑到厨房去端菜了。
食堂何主任还以为是罗成吩咐的,觉得厂长就是有头脑,这小姑娘长的漂亮,去给领导端菜总比厨房人员要好。
而且以前有接待餐的时候,大部分都有这两姑娘在。
导致一有接待餐,她们就出现,厨房认识她们的人都习惯了,以为一直是罗厂长安排的。
所以有时候两人在厨房里试菜,这也很正常吧。
给领导端米饭和馒头的时候自己留一两个馒头很正常吧。
甚至今天有特色炒粉,两丫头还胆子大到假传圣旨了。
让炒米粉的师傅给她们一人留一碗,她们要服务领导,不好跟领导同桌吃,只能可怜的等服务领导完了,两人再到厨房吃一点。
反正是汽车厂的领导吩咐的,也不说谁,加上她们也的确是在包间和厨房之间忙来忙去,没人不敢不相信呀。
当然了,其实每次看到徐海棠和李小彤混吃混喝的,罗成一直就没阻止过,也算是默认了她们的行为。
而专门安排人给各位领导打米饭,端菜的,也让来者体验到被尊重的感觉。
只是厨房到包间,是有一条过道的,在厨房和包间的视角盲区。
罗成只希望这两丫头别贪吃到在过道没人注意的时候,端菜的同时直接用手捏一块菜吃。
反正这样的事情,后世在很多酒店传菜的时候,服务员基本都干过。
而且菜弄乱了点,都是直接用手给你摆正的。
展示会结束后,罗成也不想在年前最后这些天再折腾什么东西了。
另外就是过年福利要发掉了,吴厂长他们这些人都是连城过来的,他们在连城的叉车厂其实还有工作要处理,不可能太晚回去。
而罗成跟张主任早就商量好了,这工人过年的福利就提前点发也是一样的。
主要是给叉车厂工人愿意来的做一个表率,通过提前登记报道的方法,大部分技术工人是打算今年过完年就来这边了。
只是还有少数几个师傅,子女好像也是在叉车厂工作的,而且也是正式工,这背井离乡的真不想折腾。
虽然张主任私下都承诺过了,他们这批师傅,子女只要是达到适龄年龄的,这本也安排工作。
但也不可能让他们全部过来。
毕竟来了这边,一年到头可能也就回去一两次了。
等于跟很多亲戚之间会断了往来,人是讲感情的动物,总会有些人割舍不了那么多的。
而这次的过年福利其实跟上个月发工资时候发的福利多不了什么,不是汽车厂不想弄,汽车厂有钱有粮,但很多东西不好弄,最多就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每人发点肉。
龙津镇饲养的猪,也是时候回收了。
除了镇里打算自留五头,其他十五头按照协议回收给汽车厂。
扣除掉之前购买猪欠的本钱,其他都打算弄粮食回去。
公社那些公职人员打算留一头过一个好年,而两个大队,每个大队宰两头。
每个小队都能分点,到时候一块肉就炖一大锅大白菜,小队在跟村民一人尝点带肉的汤水就可以了。
这也就是有汽车厂弄来的粮食支撑,之前鸡鸭,鸡蛋,还有一些营生。
都弄来了一些粮食,否则镇里在知道猪肉卖多少钱就可以买多少粮食的情况下,也不舍得自留五只了。
这镇里的人口粮缓了缓,就想吃口肉,也很正常。
还有就是,因为猪养的晚,拿来的猪也不是很肥的猪。
基本都是一百六到一百八十斤一头。
这重量,在家畜厂,根本就不会出栏,家畜厂的猪,起码得二百四十斤以上有不少肥膘才行。
但这快过年了,只能全部处理了。
而汽车厂拿到剩下的十四头猪后,也按照承诺,喊城东区派出所的人过来,让他们弄一头走。
因此,在叉车厂工人走的时候,只要报道了的。
五级工人可购买三十五斤大米,六级可购买四十五斤大米。
而同样按照级别,五级工人发一斤半的肉和半斤带骨头的肉。
六级是一斤半的肉和一斤带骨头的。
大豆油,四两的五两,这油是粮食跟粮站的厂长互相‘勾结’来的。
米糠和豆粕,各二十斤。
瑕疵布,五级的八尺,六级的十尺。
面粉也是二斤的和二斤半,年糕是一斤和一斤二两,这是不要钱,直接发的。
海带统一就一斤,这东西少,只按照正式和非正式算,没按照级别和干部领导细分,就算罗成也只分一斤海带。
还有一人一个水杯,毛巾,肥皂两块。
上面的,除了粮食要按照市场价格认购花点钱,其他都是实物发放,至于还有一些票据,叉车厂的工人就享受不到了,因为大部分票据都有地域限制,等明年来这边上班,难道还怕会少你的。
就比如比较珍贵的棉花票,烟酒票,这都是正式工人才有的。
大件票,也会有,但一般得表现突出的人才奖励。
就比如胡平老师,他年后也会带家人过来,这自行车票肯定要给他留着。
反正油,肉,大米,海带,年糕,面粉,米糠豆粕,布和日用品,一大堆。
如果这些人都坐卡车回去,根本带不回去。
每个人身上的东西加起来上百来斤。
要知道他们来的时候都是带了衣服和被子来的,所以加上他们自己的东西,一百好几十斤。
而吴厂长看见这样的局面,也只能面对现实,技术没学到,高级技术工人倒是没了一大半。
不过也没什么好像的,本来上面的指令就是调遣技术工人到汽车厂支援生产。
是直接来了就不走了的命令,而不是临时协助一阵子。
这也就当听从命令了。
就在吴厂长要带着工人回连城的时候,罗成把他喊住了,把他叫到了厂长办公室。
十几张叉车部件结构图纸摆放在吴厂长面前,新的叉车技术其实就是液压装置和助力泵,当然了,叉车的重量平衡数据也是花时间和金钱计算出力的。
这些高级的技术工人,汽车厂实在是需要,谁让现在的机器代替不了高技术工人呢。
而罗成也看出来了,吴厂长并不甘心只做一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