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第112节

首页
    始也没有注意到,他在搞发动机的时候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空气压缩机原理基础了。

    因为发动机内部就有气缸压缩的一些原理,但那是配合着汽油的充分燃烧,属于很弱化的气动原理。

     但这次是独立的空气压缩原理,装在汽车上的话,可依靠发动机为动力,带动压缩机工作。

    然后再通过压缩机的动力,控制大货车各种的动力需求。

     其实这年代已经有很多地方运用了压缩机的原理,比如用蒸汽烧锅炉之类的,都是借用压缩的力量。

     所以罗成搞出来的这空气压缩机,不光是能运用在货车上,各种机械需求动力的都能使用。

    比如冲压机和折板机器之类的,说不定,通过空气压缩机,运用到机械上面的话,能加大冲压机的力度。

    那样的话,一些车壳造型说不定就能通过机器冲压解决了。

     罗成是越想越兴奋,智能电子机械设备他搞不出,但搞一些液压加气压的设备出来。

    起码在制造方面以后能更机械话了,虽然机械化后,会导致很多工人空闲出来。

    按照就业率来说,工人成本更低。

    但罗成搞的是这时代属于高端的机械设备化,就算没设备,普通工人也弄不出来。

    而高级工人又忙不过来。

     其实赵主任带来的军工车间,本来就更适合制造机械和不是弄汽车。

    就连工程师都是机械工程师居多,而不是汽车工程师。

     这没有生产方面的事情牵绊,罗成反而放飞自我了。

    找到了当初在技校改车的乐趣,这车子现在没啥改的,但其实研究一些机械也一样有意思。

    特别是有了空气压缩机,罗成不知不觉的想到了后世的很多东西。

    比如冰箱,空调,虽然对汽车厂而言不务正业了。

    但冰箱空调主要部件就是压缩机。

     罗成最初生产车子的想法,并不是为汽车领域做贡献,而是想体验别人也拿票据来买他们的东西这种感觉。

    然后顺带卖卖弄出来的车子,捞些福利好处,改善生活。

     而冰箱和空调在天热的话,那可是好东西。

    罗成现在是厂长,工资高,有消费能力。

    有冰箱和空调,在夏天可不怕电消耗的多。

     因此,跟各部门的早会罗成是不开了,但天天把军工厂来的几个工程师喊到办公室,烤着火研究着这空气压缩机制造。

     而姜长远也在副厂长杜永康到任后的第三天,带着一位动力学的专家和不少汽车工程师来这边了。

     至于汽车厂多了一个副厂长,对于姜长远他们来说根本不在意,他们是工程师,不是普通工人。

    如果你没有牛逼的技术,一个副厂长而已,大家根本就不鸟你。

     要知道一个高级技术工人在面对不合理的情况下,都敢跟厂长拍板。

    而高级技术工人却不会轻易对工程师拍板子,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是高级技术工人配合着工程师工作。

    一个是熟能生巧的手工技术,一个是文化科学头脑技术。

    那是互相尊重和配合的,但厂长和副厂长,只不过是工厂的管理者,工人的服务者,大家可以尊重你,但却不怕你。

     所以姜长远带人到来后,跟副厂长之间也没什么上下级之分,就算是工资,也是他们工程师拿的多。

     罗成把重型货车图纸交给姜长远,作为汽车工程师,来的人都很容易看出问题了,这样大的车,载重量还这样高的话,根本难以实现。

    但这也就是罗成要请动力学专家过来的原因,把气压制动图纸和结构分布图拿了出来给姜组长的老师看,用发动机的动能通过空气压缩的方式转换成汽车需要的机械能。

    是否就能达到罗成需要的要求了。

     而姜长远带来的老师看了气压制动结构图后,也是两眼放光,不断的根据数据推理,最后得出的理论结论是可行的。

    但主要是强度问题,得看压缩机的功率。

    在听到压缩机都打算自己造的时候,老师来了兴趣。

     来的专家老师对货车怎么合理构造没太大兴趣,他本来就不是研究汽车方面的。

    他在国外读的是哈佛学校,学的是动力学。

    而动力学涉及的方面就广了,包含各种动力结构。

     所以一听到罗成打算自己造空气压缩机,他比听到造汽车还来劲。

    有罗成提供的压缩机图纸,这出生成分有问题的老师,倒是性情中人,也不管姜长远他们了,直接天天跑赵主任的车间,跟着机械工程师搞压缩机去了。

     而姜长远来这边,还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货车的结构完善。

    既然动力方面不用他们考虑,那就按照图纸去操作就得了,而现在的汽车厂可比一开始他刚来的时候强多了,光机器设备都很多了,因为生产的类型多,所以机器已经很全面了。

     甚至想要什么功能的机器,买不到还能自己造呢。

    厂里可是有机械工程师的,人家就是造机器的。

     军工厂带来的几辆边三轮还有吉普车,都可以给姜组长他们调配的用。

    需要什么材料,就往轧钢厂跑,轮胎的设计,什么样的轴承,多少根,大梁等,这些都是姜组长的工作了。

     第249章担保式留人 胡平,也就是姜长远的老师,他留学归来的时候,国内还没解放。

    而在那时候能出国的,基本都是家庭富裕的。

    没错,胡平的父辈就是资本家,在解放之前除了有自己的营生,爷爷辈还是一地主。

     这地主和资本家也分好坏,当年也是资助过抗日的。

    但没选对队伍,可不管怎么说,当年另外一支队伍也是抗日过的,资助也不算白资助的。

     其实当年不少爱国的资本家,资助另外一支队伍的比现在当家的要多。

    主要是当年队伍的口号就对资本方面不友好,虽然都是要钱,但老将会糊弄有钱人,逃到台岛的时候,带去的金钱可不少,这也是台岛发展的好的原因之一。

     而现在,胡平明明很有才学,很早就在大学当老师了,但跟他同期的老师,现在几乎都是主任教授校长之类,也就他因为出生问题,还是一个普通大学老师。

     不过大学老师工资也还可以,属于高级教员,有将近九十块的工资。

    但这又如何,还不如一个普通工程师的收入和地位高。

     这次来义安,跟姜长远他们也不一样,姜长远他们是把工作直接申调到这边了。

    而胡平只是借助研发的名义,借调过来协助工作的。

     但胡平的能力是真的强,来这边几天的工夫,就把空气压缩机给弄出来了。

    当然了,空气压缩机本来也有可参考的机器,只不过罗成设计的图纸更先进一点。

    而且造出来的空气压缩机不是用发动机为动力的,直接先用电机来运行的。

     气罐是轧钢厂那边直接冲压出来的半成品,这边再设计的瓶口和连接装置。

    而第一台空气压缩机,就用在了喷漆车间里。

     只要接通电源,调制好的油漆装在喷头下方,喷头也是专门设计的,有了进气口。

    喷漆的时候只要按一下,可以一直喷。

     但这喷漆设备弄出来后,汽车厂的人都不建议生产。

    不是说不好,而是这成本不少呢,空气压缩机自己生产还没什么,但要配合其他动力设备使用,电机也好,发动机也罢,成本都不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