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第107节

首页
    话,就算不知道,询问一下地方单位查询一下也能查到。

     这生产重型卡车的事情,又不是机密,济城汽车制造厂也是地方企业,要是军工厂就不好询问了。

     想知道的消息很快就出来了,那边在生产一款仿斯柯达706rt款式的重型卡车。

    自重六吨多,按照仿造的车型是能载重八吨的。

    但毕竟仿造,有些东西看破不说破,仿造的东西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改良,什么时候见过性能能跟被模仿的东西齐平的。

     这说是八吨的载重量,起码得减少个一两成。

    而在询问了车身大小后,罗成露出了怪异的表情。

    这时代好像国内汽车载重还没规范起来,何况国内还没有自产的重型货车,去哪规范呀。

     车头加车箱接近八米了,装上车箱。

    载重竟然只有八吨不到,而且这可能还是极限。

    因为这车子的最高时速只有七十码,用了液压转向动力,也仿造了国外的方向助力泵。

    可因为没有气压动力配合,加上很多设计不先进,就七十码的速度,你让他超又能超载多少。

     在后世,同样的车型,如果不查超载的话,十五吨都随便拉,而且装了十五吨后速度和性能绝对超过这只有七十码的货车。

     “赵主任,济城生产货车和我设计的是有区别的,我要弄的是十二米大型货车,载重量最少是二十吨的。

    ” 罗成说道,当然了,在后世,十二米车包含车头的话,车厢也就是九米六,只允许载重17吨。

    但有多少司机开9米6车厢的只拉十七吨呀。

    拉个二十吨轻松的很,甚至超载的话,二十五吨也不太影响性能。

     我掏出来的比对方大,凭什么对方先上。

    错了~~我生产出来的车比对方大,又厉害,凭什么对方在设计仿造,自己就不能自主研发。

     仿造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以后能自主研发嘛。

    这分明是本末倒置,罗成觉得赵主任思想觉悟有问题。

     不过真要搞大型货车,光靠汽车长还真弄不出来。

    就天户那边提供的船用发动机,罗成不申报就弄不来。

     听到罗成这样说,赵主任沉默了,二十吨载重量的货车,这是什么概念。

    他之前虽然不是从事汽车行业的,但也多少了解一些,这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罗成飘了,济城研发的车,八吨的载重量都只能开七十码。

    这二十吨的货品重量加车身重量,拿什么发动机去让车辆动起来。

     上面都说要看罗成撞一次墙,就会明白什么叫天高地厚。

    赵主任感觉这次就是罗成撞墙的时候。

    真要把他说的这种货车弄出来,他就不是七级工程师了。

    拿一个三级工程师都一点不过分。

     第240章地方叉车厂 会议过后,谁也没阻止罗成要搞重型卡车的想法。

    但罗成自己心里也没底,这小车子罗成毕竟有改装的经验,大车的话,大致结构了解,却没小车这样了如指掌。

     现在国内都还没仿造出重型卡车,不跟济城那边争那八米不到的货车。

    直接弄车厢就九米多的货车,但罗成也想到了一些问题,为什么济城第一次试制会失败。

    按照道理,国内的汽车工程师也不少,而且设计的货车时速也才七十码,这让罗成感觉隐隐有些不对。

     但罗成刚才在会议上豪气的说要搞更大的,速度快,载重高的货车。

    这牛皮是吹下去了,除了赵主任有质疑,张主任也是懂车的,也有疑惑外,其他人可都是狂热的神情呀。

     不对,罗成突然想到汽车站的客车事情,那时候是刚入厂跟客车司机赵大金刚认识的时候,就发现客车的方向盘特别难打。

    虽然新车方向盘转动就费力,没有方向助力泵。

    但后面发生事故,还是张主任带人去处理的,就是轴承轻微弯曲了导致齿轮间距缩小卡死。

     而济城设计的货车,可能不是车速开不快,而是不能开快,这很可能就是跟变数器有关。

     按照道理,天户柴油发动机厂提供的是船用大马力发动机。

    不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就算没有气压动力装置,也不应该存在拉个七八吨货就只能开七十码。

     这可能跟很多方面有关,就跟罗成以前还是学校的时候,光用数据搞组合改装,经常失败的原因一样,很多时候都是各种细节导致的。

    比如光换高动力的发动机,排量的排气管要是不跟上,你就算动力暂时变强又有什么用。

    几下就给整熄火报废。

     你变速器转的快,齿轮太薄,材质密度不强,哪怕间隙精准又如何。

    拉的货物太重,齿轮给你蹦坏了。

     所以在会议结束后,罗成感觉自己牛逼吹大了。

    生产九米六车厢的大货车容易,但现在的轴承型号钢材,根本就不是你发动机马力拉不拉的动的问题,而是超载后,轴承会不会断的问题。

     正好,今天高茹回来了,拿了一堆叉车的数据图纸。

    能用的上用不上的设计图都有。

    十几二十吨的都有,也不管你动力和举力够不够。

    反正也就是顺手之举,万一以后有特殊需求呢。

     研究所别解散,罗成要搞重型货车,车身的重量,加货物的重量,都要计算出来。

    这可比简单计算叉车平衡重量和货叉的强度难度难多了。

     因为货车的重力是分散开来的,分散开了的压力和集中一点是不一样的。

    但就算如此,轴承和货车大梁都有一个极限。

    还有各部位的传动力,各种齿轮的密度,大小还有轮条用在小车上能行,用在载重加车身自重后高达几十吨的情况下,会不会出问题,这都是要考虑的事情。

     这次的研发,必须汽车工程师配合,只有汽车工程师懂汽车结构,还要找动力学的专家过来联合研发。

    如果不这样,罗成就得没一个部件都用签到系统去获得数据,但就算如此,可能也不是万能的。

    就比如轴承,系统给你大小数据又有什么用,这时代的钢材型号要求不达标,你用其他材质的钢材造出来,承重力肯定达不到要求的。

     总不可能罗成再用系统去研发钢材生产工艺吧,那为了生产一辆重型卡车,很长时间内,罗成啥都不能干了。

     让高茹回科研所,那边的曹教授也留下,姜组长那边前天打了电话过来,也就在这两天会过来。

    在决定到义安汽车厂发展后,主要还是家庭安置的问题。

    这些天在天户那边,姜组长等人也没闲着。

     就新式发动机新能方面正在总结和发表报道,所以才耽误了一些时间。

    并且他的一些同事得知姜长远在义安短短两个月不到时间里,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功。

    有几个想跟着过来的。

     在大城市虽然好,而且还有高级工程师指点,但大多数工程师的晋级已经不是靠学习了。

    而是要有自己的研发项目和成果。

     姜长远是汽车工程师,但凭借现在研发出来的发动机,转发动机行业的话,哪怕他在这款发动机不是挂领衔研发。

    可也是第二研发人,足够他的工程师级别晋升了。

     罗成安排好高茹要办的事情后,打电话去天户联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