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谷上书答道:“寿春危城被困,旦夕必破,若御驾亲临,则将士用命,三军争奋,先截击其各路援军,集大军以攻城,城中守军亦当知危亡旦夕,定必可下,若如今罢兵,则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望陛下万勿犹疑。
”
再询范质,王溥二相,二相深知皇上锐意一统,自然是异口同声,支持出兵。
于是,周帝决意亲自领军再征淮南:显德四年十月,决意第三次伐唐。
任命王朴为东京留守兼管开封府事务,以三司使张美为大内巡检,侍卫都虞候韩通为京城都巡检。
周帝去年南征时,见唐军水师敏锐,周兵难以对抗,深以为憾。
回来后,于京城西侧汴水之上营造战舰,并命唐降卒为师,教周兵习水战之技能,周帝时常巡视检阅,如今各种大小舰艇已有近千艘,周兵亦已能操作自如,纵横出没于水上,于是,命骁骑大将军王环为水军统领,周帝亦乘坐楼船,亲率禁军,浩浩荡荡顺流而下,自闵河沿颖入淮,水6并进。
唐人原来与周军相抗,虽然6军不敌周军勇猛,但仍恃着水兵众多,周军在6上奈何不得,聊可**。
今见周军此次竟有如此众多水兵舰艇,铺河遮海而来,俱各震惊,急忙回到军中报道。
齐王李景达与监军陈觉,见周军虽是围困寿州,但仍无法攻下,也就大着胆子,派朱元为主将,许文缜,边镐二将各领本部人马,先到八公山安下营寨,从后面牵制李重进,李景达与陈觉则乘着楼船,领着水军,在后缓缓跟进。
此时周帝领着大军正6续来到,探子忙到八公山大营报信,朱元听了,心下着忙,急忙登上山顶了望,果见河上旌旗招展,金鼓震天,浩浩荡荡顺流而来,朱元看了,仰天叹道:“这周主果然厉害,相隔数月,怎么就训练出如此强悍的一支水军来?我等还一直自以为水军可恃,如今周人亦有水军,看来江南危矣!”
许文缜,边镐二将听了,不以为然,齐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耳,两军尚未交锋,将军身为主将,如何便先堕锐气,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这时,只见八公山下,无数周师舰艇蚁聚江畔,楼船之上,分明是周帝柴荣在哪里号施令,一队队周兵蜂涌登6,正在哪里结队集合,向许文缜,边镐二寨前进,看来有冲击我军之势。
许文缜大喜道:“敌军立脚未稳,便来挑战,此乃兵家之忌,我若就此掩杀过去,必获全胜也。
”
边镐应声道:“将军言之有理,边某愿领本部与将军分作两路夹击,打他个措手不及。
”
朱元忙劝道:“周师千里而来,志在邀战,且其君主亲自督师,士气必盛,来势甚锐,二位应稳守营垒,暂避其锋,待其气惰再行出击。
”
许文缜道:“敌军远道而来,我军正宜战,奈何怯懦不前……”
正争议间,有小军来报:“敌将赵烁领着人马,向许将军大营这边冲杀来了!”
许文缜听了,笑道:“如此匆匆求战,骄兵必败也!二位请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