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唐帝因为工部侍郎李德明此前曾出使淮北,见过周帝,也就命他陪同前去。
?冯延己因其弟延鲁被周兵俘虏,更对德明密嘱一番,不惜奉献土地以达成和议,以赎回延鲁。
于是,孙晟偕同王崇质,李德明,领着一百随从人员,渡江北去。
一路之上,噩讯频传:
光州刺史张绍弃城出逃,都监张承翰以城降周。
舒州亦被周兵攻陷,刺史周宏祚投水自尽。
蕲州副将李福杀死知州王承业,以城降周。
听到一连串的败讯,孙晟摇头叹息道:“外有强邻压境,内有佞臣误主,国事可知,我此次北行定是有去无回矣!”
唐使一行来到寿州城外御营,呈上求和文书,周帝看了来文,那文书上写道:
朝阳普照,爝火无光。
春雷声,蛰户知令。
伏念天帝之后,率土分摧,或跨据江山,或革迁朝代,皆为司牧,各拯黎元。
臣由是克嗣先基,获安江表,诚以瞻乌未定,附凤何从?今则青云之候,明悬白水之符,斯应仰祁声教,俯彼遐方,岂可远动和銮上劳薄伐?倘或俯悯下国,许作功臣,则柔软风其谁不服?无战之胜自古独高。
别进金千两,银十万两,罗绮二千匹,伏祈赐纳。
周帝看了,满脸不悦,话道:“汝今不过是带了一纸虚文前来搪塞,你谓朕会哪么轻易受尔等蒙混么?”
孙晟从容答道:“吾主派臣前来称臣纳币,书礼俱到,并非虚文,岂能说是蒙混陛下?况且陛下此次南征,敝国如今已奉表臣服,自古以来:叛即讨,服即舍,历来如是,陛下乃英明之主,谅必能俯允敝国所请。
”
周帝怒道:“朕此次率军南来,乃为淮南土地耳,岂为此区区金帛?尔等如若要朕退兵,将江北州县悉数献上。
”
孙晟道:“江北土地乃先朝传留,并非取自大周,且我主如今已奉表称臣,土地亦同归藩服,皇帝又何必逼迫太甚呢?”
赵烁见皇上生气,接过话说道:“汝等不必在此絮絮叨叨,汝国若不割让江北,我家皇上是决不退兵的。
”
李德明见周帝君臣尽皆动怒,恐怕孙晟出言不逊,把事情弄僵,忙向周帝奏道:“微臣临行之时,曾得冯相密嘱,我主愿献濠、寿、泗、楚、光、海六州,更又每岁贡输金帛百万……”
周帝道:“光州已为朕所得,何须尔来假献殷勤?其他各州,朕亦已兵攻取,刻日可下。
惟是那寿州久抗王师,朕倒惜哪刘仁赡是个人才,故不忍强攻,汝等若是真心献城求和,可即替朕把他招来降我大周,也算是尔等立了一功。
”
李德明听了,吃了一惊,这刘仁赡可是个刺头儿,惹他不起,忙奏道:“刘大人刘仁赡乃一州节度,非下官可以指挥,孙大人位列三公,乃百官的领,惟他方可令仁赡归降。
”
周帝听了,瞧着孙晟道:“既是如此,哪就有劳司空去走一趟了。
”说罢,便命御前侍卫押了孙晟前去寿州城下向刘仁赡劝降。
那孙晟也毫不推搪,随着侍卫来到寿州城下,高呼仁赡对话。
那刘仁赡闻报孙晟在城下呼唤,